(2) BACKGROUND
EDUCATION –
成大電機系 (2005-2009) GPA: 3.54/4.0
成大微電子所 (2009-2010, 預研生) GPA: 4.0/4.0
WORK EXPERIENCE –
旺宏電子 NAND FLASH 製程開發 工程師 (2010-2014)
旺宏電子 NAND FLASH 製程開發 專案經理 (2014-2018)
INTERNSHIP & PART-TIME JOB –
成大醫學院兼任助理 (2009-2010)
奇美電子製程整合實習工程師 (2008, 2 MONTHS)
韓文家教 (2017-2019)
TEST SCORE / CERTIFICATE –
JLPT : N1 (2012)
TOEFL IBT:94 (R28/L23/S22/W21) (2018)
TOPIK:LEVEL 2 (2016)
GOETHE ZERTIFIKAT: A2 (2018)
PUBLICATION –
EDL X1 (3RD AUTHOR) T. ELECTRON X1 (4TH AUTHOR)
PATENT –
GRANT : US PATENT X2 (1ST INVENTOR)
APPLICATION : CN PATENT X3 (1ST INVENTOR*2, 3RD INVENTOR*1), US PATENT X2 (1ST INVENTOR)
RECOMMENDATION LETTER (AAO 申請時需要) –
X1. FROM 碩士班指導教授、現任國研院院長。
(3) 申請動機
何時開始想出國念博士班?
其實剛上大學就有想一直攻讀上去的想法、也非常想出國唸博士班。其一為自己很喜歡思考和開拓很複雜的問題,其二是希望自己能有在國外深度生活的經驗。
不過在碩士班畢業後,考量到博士在台灣的就業並不比碩士佳,對未來想做的研究也沒有半點頭緒,且身處台灣這個科技業發達的國家,總希望自己累積一些半導體工廠的經驗,於是就加入原公司的研替役,任職於製程開發單位。製程開發在當時是我一直很想加入的單位,第一是因為它站在研發面,第二是因為從中可以學到很多半導體製程的知識和一個次世代產品的開發流程。
原本的計畫是至少工作三年之後,開始準備出國留學,沒想到在進入公司的三年多後被升等,獲得了可以寫專利、主持開發專案、對外報告,以及訓練新人等等的機會,在理性思考之後,覺得如果貿然放棄這樣的機會 (ㄍㄠ ㄒㄧㄣ) 也很可惜,決定再多留一陣子,因此又待了將近四年多的時間。
隨著2017年專案接近尾聲,漸漸感受到原公司的組織完全的官僚化和擾人化,也已經學習不到有價值的東西和能力,所以開始覺得這是個改變的契機,2018年初便決定離職開始準備日本留學。
所以有時候當人生很難做抉擇時,也沒有非得立刻做決定不可的理由。我們可以選擇觀望,待時機成熟時,必定會有個跡象暗示你「該做抉擇了」,這時候我們可以輕易傾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做決定也會變得很容易,變得很篤定。大器總是晚成,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這是我這段時間回頭看過去的一些想法。在工作後的幾年,也曾經一度想要在新竹買房子,加入房奴的行列,但因為最終還是覺得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因此作罷,現在回想起來,會覺得還好當初沒有買,否則我也無法踏上日本留學的腳步。
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老王對男孩說的那樣「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希望你去完成天命」「學著去辨識預兆,並遵從他們」。
當然博士班絕對不是就業保證,也不是高薪保證,因此如果要問我為什麼想念博士班,我想我的理由大概不會讓一般人接受,我的回答是「挑戰自己」「我想讓自己更接近科學領域的大師們一點」,但比起「我想要走教職」「我想要獲得高薪」「我想要在日本工作」這類的答案,我想應該更實際,也更符合我的想法才對。
至於未來工作好不好找,能否留在日本工作,能否走上教職的道路,我真的無法回答,不過,再說吧!《不要讓世界的單薄,奪取你生命的厚度》裡頭說過「人生不免一死,既然我們知道我們終究會死,那我們為何不學習放過自己」,未來的事,誰知道呢?可能很好、也可能很落魄,但是,為什麼要因為未來,而影響現在正在追逐目標的自己?努力的追求夢想而紮實的活著,就是在珍惜地、好好地過著每一天的生活。
為什麼是日本?
其實最初想留學的國家是英國,畢竟我非常喜歡那種充滿古老腐舊 (?) 及傳統氣息的國家,但英國的學費是令人卻步的主因,加上自己也不是什麼強者,很難估計在爭取獎學金時會遭遇什麼挑戰。
而大學時代因緣際會開始學習日文,漸漸的喜歡上日本,尤其日本在科學與科技領域的榮光,讓我覺得前往日本留學也許是一條很值得投資的道路,日本是亞洲唯一能訓練出本土諾貝爾奬的國家,而且毫不間斷,身為亞洲人,或許我也該試著去看看亞洲特有的頂尖科學教育是什麼樣子。畢竟既然我有日語的能力,又何必非走上英語系國家的道路不可呢?
日本社會有一種很求好心切的魅力,從日常的各個角落都可以發現日本人想把事情做到極致整潔的病態感。日本人很懂得行銷心理,很有美感,對於氛圍的變化異常敏感,很像血液裡自然留著一種禪學的基因,這些都是我認為日本非常獨特的特質。我想去感受日本的美感、日本的禪、日本的物哀、日本的喜怒哀樂,而只有親身進入,才能夠更深刻的感受,所以,我想去日本。
當然日本也沒想像中的超然,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必然有它痛苦沈悶,做作虛假的一面,我也曾經對於日本社會無形的壓力感到恐懼,不過根據我對於世界幾個民族多年的研究比較,總覺得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完美的民族,所以日本在我的眼中,已經能算是很值得去了解與學習的風景了,如果前往日本,發現困境勝過順境,那就當作人生的挑戰吧!
為什麼是京都大學?為什麼是京都?
會選擇京大個人認為是「結び」,我們一定會有這種感覺,和有些人莫名的合拍,儘管是第一次見面,也會覺得他超好聊,很想再見到他。京大對我而言就是像那樣的存在,第一次看到他的時候很悸動,第二次看到他會覺得他就像個老朋友。我一共專程去京都旅遊過三次,每次都會抽空到出町柳去晃晃,儘管沒有什麼目的,每當看到百年時計堂時,都會有一種很暖心的感覺。
當然也可能因為我是個古都控,比起高樓林立的都會,古老的城鎮給我的反饋更多,所以自然而然的被京都吸引。我曾經在酒井順子的《都與京》裡看到類似這樣的一句話:「東京是人們為了生活,而身體會向那裡集中的一個地方,而京都則是即使你的身體不在那裡,心也會留在那裡的一個地方。」我無法分辨我是喜歡京大或是喜歡京都,但也或者兩者事實上就是密不可分。京都有京大,是我喜歡的環境,有我喜歡的研究,所以我選擇了京都。
為什麼選擇磁性體(自旋電子)領域?
其實碩士班做的是有機電子。當初是因為「記憶體」的領域,而開始注意到磁性體的自旋電子學,因為原公司的工作是記憶體開發,因此對記憶體的應用面算是熟悉,而且儲存技術是一個永遠不會退流行的科技,總是必須發展,才能滿足人類日益龐大的資訊流和儲存欲(?)。
第一次發現日本磁性記憶體的技術是在2013年的IEDM論文上,讀到了京大教授發表的一篇磁壁移動記憶體論文。因為工作需要偶爾要閱讀論文,就順便研究了一下。
在MRAM領域主要的研究便是磁性體自旋電子的操作,記憶體應用上目前日本最著名的研究團隊是東北大學工學研究科的大野教授,團隊目前已開發出世界名列前茅的STT-MRAM記憶體,未來有機會在某個製程世代下接班,目前台積電也有類似的單位在做研發。畢竟摩爾定律即將進入尾聲,最有機會超越物理極限接下電荷的位置的大概就是自旋電子了。而目前的指導教授則是其合作團隊,負責研究磁性體相關的物理機制。
因為比起應用面,我更想學習基礎科學相關的研究(待了多年工程界的環境,我受夠大家老是不在乎物理意義,每天只想問我「電性好嗎」(笑)),於是兩者兼顧之下便選擇了京都大學的實驗室。我是電機系畢業的,但是我進了化學所博士班,這聽起來就像是我做過一番考量的結果啊!
(4) 準備過程
TOEFL :從年初開始離職之後我先準備了托福,想說申請入學時多少有個可以讓人評斷的英文實力。而且京化的入學也需要看托福成績 (或是考英文),所以對於準備英文並沒有太多猶豫。準備了三個月後參加托福考試,結果差強人意,因為京化要求的門檻也不高 (80UP),所以我也不想再考第二次了,破百這種事情就交給專家吧 (笑)。
AAO :五月初收到托福成績後,開始準備AAO的申請,首先是回母校印成績單,然後聯絡碩班指導教授幫忙寫推薦函。AAO的研究計畫部分我大概花了兩個禮拜讀了幾篇指導教授研究室,以及近期的磁壁記憶體的論文後就開始擬稿了,之後請我家日本室友幫我修改日文,六月中送審。網路上說AAO申請大概一到兩個禮拜,結果它兩天後就回信說已經通過了(呃),請我開始聯絡教授。於是我隔個週末的三天後寄了封自介信,AAO研究計畫和CV證書的整理寄給日本教授。
與教授聯繫:教授大概是三天後回信給我 (寄信那天是大阪大地震-.-),說很高興我對他們研究室有興趣,問我何時方便到日本面談。教授本來是透過AAO說要用SKYPE面談,因為我在信中表達希望當面面試,所以教授才跟我約了時間。最後我和教授敲定七月中進行面談。七月中面談的過程大致上是跟教授,准教授,助教三人對話,然後我做了一下碩論和研究計畫的簡報,之後教授跟我討論了一些入學後的規劃,口試要注意的地方,請我入學口試加油,並請助教帶我參觀介紹整個研究環境,整場面談大概2.5小時左右。
入學口試準備:我大概花了一週把碩士班的論文和發表論文的投影片完成,之後開始大啃PAPER,從對於磁壁移動機制矇懞懂懂,到最後稍微有點感覺,前後大概花了一個多月,啃了30幾篇的論文,之後我開始著手製作研究計畫的投影片,然後開始擬日文稿。之後我只要有時間,我就會一直把口試報告拿出來練習,以求練到講前一句話就立馬知道下一句話要講什麼的地步。同時,我也擬了一些可能的問題,然後準備了一些說詞來因應,結果全都沒被問到(笑)。
向京大請求簡章:京大理學研究科四月入學的簡章是在11月28日發售,我在前兩天便準備好航空郵件,裏頭放了「角型二號」的信封,並在上方貼好EMS的表單並將自己的住址填好(中文,國籍寫TAIWAN),並貼上郵票1400日圓(七月去日本就買好了),然後依照網站上的要求在航空郵件封面寫上「..募集要項請求」的紅字,便寄給了京大理科教務掛。11月30日我就收到了京大寄來的簡章了。
京大理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出願:詳細簡章內容請見:專題心得文,總之按照簡章上的要求,我把所有的資料都準備好,該附上EMS和郵票的都附上,並且在時間內上網刷卡完成繳費,在1月4日寄出了簡章。在報名截止的當天,我還特別寫信去京大詢問是否已收到願書(理學研究科大學院教務掛的MAIL有夠難找),對方很快就回我說已經收到,於是我便寫信向京大教授告知我已經報名了入學考試,並且寄了口試報告給教授。
入學口試:經過漫長等待,我終於在1月31日收到口試的准考證,信中通知口試的時間是「2月12日 15:15-16:00」,口試地點是校本部的「理學研究科6號大樓」。
當天三點到場時,職員先請我到等待室休息,直到三點十五分,職員打開門叫我,此時指導教授就出現在門外了。指導教授帶我進去面試間,面試間裡除了指導教授以外,還有四位老師在場,其中一位是研究室的准教授。
口試時間是25分的報告再加上20分的Q&A,因為我有發表論文的關係,所以大概花了30分鐘左右報告,之後老師們針對我的報告問了蠻多的問題,但多集中在理解論文的現象上,對於我原本預期的刁鑽問題倒是沒什麼出現。
之後教授們也請我講了一下研究計畫,因為研究計畫不是重點,老師也沒叫我要準備,所以做的有點籠統,報得有點心虛 (笑),不過老師們似乎也沒有太刁我的研究計畫,只糾正我說「反磁性體」是「反逆磁性體」。接著准教授問了和之前面談時一樣的問題:「你的研究計畫看起來需要做很多實驗,你喜歡做實驗嗎? 」,之後就結束面試了。
*這段期間遇到了一個差點讓我沒吐血的過程,面試後一週左右,所辦的人員寄信給我,跟我說沒收到ETS寄來的托福成績單,我才發現原來簡章裡面有寫說「除了寄送托福成績單影本外(這個我有放),また,必須請托福機構寄送成績單給留學研究科」,我完全漏看到這一項,發現時整個差點沒吐血,趕緊打電話去向所辦人員說明我沒有看到這一項說明,不知道補繳來不來的及,所辦人員也很親切的請我立馬申請,然後說之後再回覆我狀況,我趕緊立馬上ETS申請成績單。直到下午所辦回覆我說「如果已經申請的話,成績單晚到也沒關係,合格與否會按照原訂計畫繼續審查」,這才讓我鬆一口氣。
*所以如果有意申請化學專攻博士班,且有意用托福抵免的朋友,真的要記得 :
1. 影印一份成績單放願書、2. 向ETS申請一份成績直接寄送KYOTO UNIVERSITY GRADUATE ORGANIZATION – CHEMISTRY
兩者缺一不可(-.-)。
放榜:口試完當天我寫了信感謝老師,老師也回我說「今天報告的很不錯,請好好享受京都的旅程 (還給我一個笑臉) 」,但老師也沒告訴我會不會錄取,我這個人的毛病就是總是會想著自己的不幸,所以一直懷疑自己到底會不會上榜(儘管去年京大化學博士班錄取率是100%)。所以3月5日放榜的前兩天,我便開始陷入焦慮,睡覺也睡得很淺眠,常常睡夢中一驚醒腦裡就會浮現「放榜」得字樣(笑)。
一直到3月5日早上11點,看到理學研究科公布了合格名單,也看到了我的號碼,才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於是,前往日本的挑戰就此即將展開。
如果再加上細節的話內容會太多,所以更多「托福準備」「推薦函」「寫研究計畫」「拜訪教授」「入學口試」的詳細細節請參考:專題心得文。
(6) 申請時程
2018/04:
04/21 :考TOEFL-IBT (台北華岡興業)
2018/05:
05/03 :TOEFL-IBT 放榜。
05/12 :完成自傳+SOP,請日本友人幫忙校稿。
05/13 :寫信請碩士指導教授幫忙寫推薦函。
2018/06:
06/12 :收到教授的推薦信,上傳AAO。
06/13 :AAO寄信請我補上日檢成績單,補件後AAO回覆受付完了。
06/14 :收到AAO回信,通知可以開始聯絡教授 (傻眼)。
06/18 :寄信給京都大學教授。
06/20 :京都大學教授回信。
06/21 :與教授敲定7月10日下午兩點面談。
2018/07:
07/10 :與京都大學教授面談。
2018/11 :
11/09 : 京大理學研究科博士後期簡章公佈,訂機票,飯店。
11/26 : 寄信給京大理學研究科申請簡章。
11/28 : 京大理學研究科博士後期簡章開賣。
11/30 : 收到京大寄來的簡章。
2018/12:
12/28:繳交入學檢定料。
2019/01:
01/04 : 寄出入學願書。
01/09 : 京大回覆收到入學願書。
01/31 : 收到京大入試准考證。
2019/02 :
02/12 : 京大博士班入學口試。
02/16 : 到京都找不動產:京都租屋之一
2019/03:
03/05:京大理科博士後期放榜 – 錄取。
(7) 心得
整場申請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爆點,看起來莫名順暢 ,但仔細想想,其實每個環節都有自己投入的大量心血,以及過程中對於未來迷惘的掙扎。決定申請學校是個很篤定的信念,但申請過程中面對未知的狀況(如拜訪教授,找教授寫推薦函等等),其實總是會有「我如果失敗了怎麼辦?」「沒有按照我的預期怎麼辦?」「到日本生活無法適應怎麼辦?」等等的困擾,當這種困擾一多出來,有時候還是會不自覺萌生一股退意,我完全可以體會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說的「一個人往往渴死在棕櫚樹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時」的那種心境。
所以,我在這段日子的想法是,無論如何,在遇到困境的時候,都要再次回想自己真實的信念,並且安慰,照顧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要去想成果究竟好不好,不要去要求完美。我們都是活生生的人類,我們絕對不可能完美。我們可以盡可能努力,但是順應天意。不完美,做得不夠好,那就表示我們還活著。只要我們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人生的不完美,我們就不會對未來恐懼。更何況,我們正在「追求夢想」,追求夢想是藝術家的特質,《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說過「神也是位藝術家,而藝術家往往相知相惜」,我們必須相信,我們正在做對的事情,我們正走在神的道路上,藝術家的道路上。
在拜訪教授前,其實我的壓力很大,很怕自己做不好,很怕教授拒絕我 (因為我完全沒準備找其他教授啊!),直到前一天晚上,我走到京都車站的大階段前,看到投影下來的衹園祭宣傳燈光秀,因為實在太精彩了,精采到我突然覺得「即使跟教授面談失敗了又怎麼樣呢?這趟來到京都,能夠看到這麼令人感動的燈光秀,一切都值得了啊!」。
即使結果不符合預期,但人生的風景早已經不一樣了。人生並不完全是結果,追求的過程其實也是相當美麗的累積,所有的人生風景,都會如實地進到你的心坎裡,而不是只記憶了結果,沒記憶那個過程。 追求夢想的過程是漫長的, 因此,不斷的心理建設,然後務實地前進,並且享受所有的過程,這是我這一段日子裡的心得。
為了避免話太多,所以心得大致就寫到這裡。 有興趣看更多心得的話再麻煩點連結 (專題心得文) 去看各類心得。
謝謝各位。
京都大學北白川校區理學研究科六號館(我面試的地方)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