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取決於自己?》
在一個被認為是「自由」的社會,我們能夠盡可能的獲取所需要的資源,我們可以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想要的人生,我們費盡千辛萬苦考上了理想的學校、理想的科系,而後成為社會上所定義的成功人士,有高的學歷、高的收入、以及高的社會地位。
現在問題來了。
我們的「成功」是自己努力得來的嗎?
我「理所當然」值得這個成功的價值嗎?
我想大部分的人會認為是,我在茫茫的人海中不斷競爭,犧牲自己的一切種種,以達到現在的狀態,現在這個狀態不就是我理所當然的結果嗎?
而無法和我一樣獲得高收入、高學歷、高社會地位的人,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己選擇我所走上的這條道路,他們沒有夠努力,他們沒有夠犧牲,所以他們當然無法獲得,這是他們自己選擇的,怪不得別人。
於是,成功者認為自己的成功來自努力,他人的不成功來自於他人的努力,這就是「成功者的傲慢」。
而這也是Michael Sandel這本《成功的反思》所要談的內容。
–
雖然前面也有提到Michael Sandel的《錢買不到的東西》,但這裡還是簡短介紹一下作者,Michael Sandel是哈佛大學的哲學教授,其最著名的著作就是《正義》,以此成為常春藤名校三大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本書《成功的反思》是作者在2021年所出版的新著作,當然這本與《錢買不到的東西》一樣,都是以單一的觀念為出發點,以各種例證來論述,相較於《正義》內容會比較缺乏廣度,但這可以當成是科普與專業書的差異,本書大概可以作為公共哲學的專業書籍來看待。
但是相較於《錢買不到的東西》,本書《成功的反思》還是多了不少比較學理的論述,包含講解「才德至上」的歷史,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度相較於前作是比較高的。
–
這本書的重點在探討「才德至上」的合理性,所謂的才德至上,是來自於英國哲學家Michael Young的發明,即meritocracy (merit + aristocracy, 才德貴族制),意思是依照個人表現能力而決定獎賞的制度。
而作者想探討的議題是「才德至上是否該成為社會的共善?」而作者會想提出這樣的發聲,主要的因素在於從雷根時代開始美國社會一步步走向自由化,這也影響到後來英國的柴契爾、德國的施羅德等領袖,強調「個人努力勝過社會福利」「社會福利會培養出不努力的大眾」等政治主義,而後世界漸漸走向強調自由化的道路,金融開放、北約、世界貿易組織、環太平洋協定,而後的領導者非但沒有修正這條道路,甚至把這個才德至上的教條當作成功的必要,以此作為渲染手段。
近年最明顯的政治人物大概就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作者認為歐巴馬是完全的才德至上信仰者,歐巴馬總統在論述中強調「美國是一個能夠靠才德向上流動的國家」,美國之所以偉大,便是人人都有平等競爭的權利,去追逐想要的美國夢。
而事實上結果是,美國的開放導致大量的新移民進入美國,以高超的能力和財力成為美國的新興高階份子,主導了美國的發展,那些原本生活在此的居民在生活上與工作上遭受到排擠,感受到房價物價的暴漲,生活無以為繼,慢慢發覺到自己是「活在自己土地上的陌生人」。
而因為才德至上的論述,就是「一切皆是咎由自取,」,因為美國一切競爭條件均等,努力的人理所當然得到報償,而得不到報償的人,都被暗示是自己的努力的結果。
這最終導致的就是川普的當選,以美國選民對於才德至上感到厭煩,極力想擺脫才德至上的虛假論述(殊不知其實川普也是才德至上的信仰者)。
這就是作者逍遙強調的「才德至上」的道德問題,我們是否該認同「才德至上」成為社會的共善,在「才德至上」的背後,究竟有什麼是這個思想所沒有考慮到狀況,這是作者想要告訴大家的。
–
才德至上:
以能力結果來決定報償,看起來是很合理的一件事,但作者想告訴大家的是,才德至上最終會導致「成功者的傲慢」,因為表面上看似一切平等競爭,於是我們便會將失敗者歸咎於是他自己本身的問題。
而事實上,每個人所得到社會上所定義的成功樣貌,並不是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努力。
- 因為我們剛好生在這個國家,這個國家剛好發展這個產業,而剛好有我容身之處,我才得以發揮。
- 因為社會上各行各業的存在,讓我可以專注於眼前的努力,因而得以獲得現今的社會地位。
- 因為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剛好符合我的心性,以及我的特質,才能使我較一般人更能脫穎而出。
這其中有各種不是「自己」本身選擇的元素在影響著,當然,也因為作者是明顯的社群主義信仰者,他會主張社群的力量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這裡也強調一下,作者本身並沒有否定「才德至上」本身,也沒有否定人去追求「才德至上」,他的目標是希望提供一個省思,當我們透過「才德至上」的這個規則成為社會上有地位的人,是否該把這一切歸功於自己,而或是抱著謙卑的心態去感謝所支持我們的社會。
–
最後把話題引導到台灣,我認為台灣的政治並沒有刻意去強調「才德至上」這回事,這也許和市面上多數的政治人物都是官二代有很大的關係,相較之下,意識形態比較像是台灣政治人物喜歡操作的議題。
但儘管如此,我認為台灣社會裡所當然瀰漫了「才德至上」的氣氛,但更明顯一點我覺得是學歷主義,這也許跟原本華人所謂「萬般皆下品」的傳統意識有關係,社會普遍期望利用學歷的形象來向上流動,翻轉人生,我們看一般選舉看板也通常會有候選人在旁邊標出「OO大學博士」「OO大學博士候選人」「OO大學碩士」之類的資訊,就可以知道在一般選民心中,即使大家不知道這個人是誰,看學歷還是具有參考性。
我自己覺得比較適合用來描述「才德至上」失敗的政治案例是馬英九時代的初期內閣,馬英九政府最早的內閣以「博士內閣」「教授內閣」的名號出眾,然而很明顯的是,這些所謂的博士內閣並不是最適合治理國家的一群,這裡顯現出兩個點:
(1) 我們習慣把具最具有才德的人跟最具有政務能力的人連在一起,然而其實政務官所需的特質並不全然是來自才德。
(2) 我們國家所定義的才德者,其實是高學歷者、高社會地位者,然而這個對於才德的定義究竟是否合適並不清楚。
–
總而言之,生在才德至上的社會,在追求社會才德的同時,或許可以思考才德是否適合作為共善,可否謙卑面對自己的一切,以及試著去反思,才德的界線在哪裡,如何定義才德才符合正義。這一切沒有標準答案,因此以反思作為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