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原名是「とにかく仕組み化」,中文意思我自己覺得可以翻成「總之,就先機制化一波吧!」會翻成什麼「機制化之神」大概是要對應作者的前作翻譯— 「數據化之鬼」。本書的作者為安藤廣大,是日本「識學株式會社」的創辦人,倡導組織內的識學教育,也有著機制化之神的稱呼。當初會購買這本書,主要是想了解一些比較新穎的管理知識,然後本書的副標「如何讓人動起來,為讓組織登上巔峰的管理思維」也相當吸引人,再加上本書也榮獲2024年日本管理暢銷書籍的Top1,讓人覺得有一看的價值。
先說一下閱讀的心得,閱讀的感受是,不是特別合我的胃口,大概是文章說明的模式很不適合我,又或者是因為日文翻譯書的關係,就是感覺到「我知道你要講什麼,但你講的那個痛點沒打動我」的感慨,當然每個人閱讀的需求和感受不同,有興趣的人自己閱讀看看或許會有跟我不同的想法。本書的概念是在談「識學」的心法,大概說明一些組織在管理過程中常常過分強調的「個人化」,以及為何組織沒辦法自己動起來的原因,雖然覺得閱讀過程沒到特別滿意,但卻也讓我很想知道作者的前作「數據化之鬼」會不會有更多關於「識學」的具體作法,如果後續有閱讀到,會再撰文跟大家分享,本文先針對本書做一些整理,希望透過自己的寫法大家會看得懂一些本書想傳達的訊息:
何謂識學
所謂「識學」,是「認識數學」的簡稱。在工作中,人如果想要對其他人、事、物有正確的認識,減少錯誤的認知,提高工作效率,關鍵就是要對「數學」類的公式,有正確的認知觀及實踐方法,而這個概念就是「機制化」,即給你一個公式,讓你能夠動起來。識學是建立機制化的學問,特別是不要去檢討個人,而是時刻檢討「機制」,思考如何用機制去改變行動的管理模式。因為人是軟弱的動物,如果人不管,則很快就會回到自然狀態,因此人需要機智的管理。
掌握機制化的主管
● 能夠產生機制化的主管 = 令人敬畏的人:「會給予明確回饋,且自我反省的人」,隨時知道自己的標準,嚴格注意員工的成效,並給予指教。
● 主管要避免以下狀況:
1. 和基層一起進行實務工作
2. 認為主管一定要參與實務作業
※ 個人認為這很重要,原因是當主管跳下去成為工人,則會越來越沒有能力去看懂全局,沒有全局就意味身為主管的思考會越來越沒有通盤的考量。
● 主管要做到的是
1. 即使不去現場監看細節,也能看出成果
2. 有時間去致力於其他工作
→ 因此身為主管,在管理組織時重要的概念是建立機制,機制化或許是把自己的獨特性降低,好像自己可有可無,但卻是能夠發揮效益,在組織成長的方法。很多人會認為,要在組織裡建立一套沒有我,其他人就無法做事的機制,來增加自己的存在感跟重要性,但這等於是廢了組織成員的武功,讓成敗全掌控在一個人身上,對於組織的成長是有害的,而這樣的管理者也可以說是「不稱職的」,回想我們前面說的「令人敬畏的人」的定義。
關於機制化
● 機制化的特徵
1. 遵守期限
2. 不要有個人魅力才是有機制的組織
3. 好的權力=有明文規定的權力
4. 不好的權力=潛規則
5. 用明文規定除去潛規則
● 讓每個人在被「賦予」的權限當中放手去做,才能夠產生創新。
● 所有的行為一定要有「好處」、所謂的「愛公司」「共體時艱」都只能讓部分的人都動起來,要相信人是被動的生物,所以能長期產生誘因的絕對才能讓所有人動起來。
● 良好的交付:標記明確的責任與權限
機制化之一:建立危機意識的環境
當你知道目標,而全部人都朝著該目標飛奔而去,這時你所感受到的會是一種迫不及待的感覺
⁃ 這樣的迫不及待,會讓人改變行為,心中也不再有迷惑,精神上會變得相對放鬆。
● 如何建立危機意識的環境
1. 有意識減少與部署見面的時間與機會:每週開一次會/每次會僅30分鐘,去收拾屬下的爛攤子,試圖幫下屬解決問題的方式並不妥當,主管必須有意識地與員工保持距離。
2. 不要給予「即時沒達成目標結果」也能得到好評價的「軟爛企業」特質。主管必須給予員工爬上階梯恰到好處的負擔,也就是好的緊張感。
3. 不要給人「OO做完就會變輕鬆」的錯覺,當人覺得變輕鬆了,就會開始停止成長,變輕鬆只能是一瞬間的感受,隔天繼續成長。
4. 當個「令人敬畏的人」,會適時給予回饋,不否定他人人格
機制化之二:建立想與人比較的機制
● 以想成長的人為基準進行比較:利用公開的數據,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現在在哪個位置,離那些厲害的人還差多遠,如比較銷售時,就公佈每個人的銷售數字。(或許有些人會認為,你這樣做讓人壓力很大,但身為主管在進行決策時,要先思考的絕對是「想成長的人需要什麼」,而不是擔心「不想成長的人需要什麼」,將同仁的數據攤在陽光下,讓成長的人得到鼓勵,讓不成長的人感受壓力,產生危機意識。
● 消除部門內的「隱性知識」:意即,部門裡一定會有強者與非強者,強者有時候會有非強者雖沒有能效率與知識,而有時當非強者沒有去請教強者,或是強者刻意隱瞞資訊不告訴非強者,都會造成部門內的「隱性知識」,這對部門的成長是有害的,適當的做法是,請強者協助打造「SOP」,協助那些非強者變得更強。
建立機制-之三:看組織的整體利益
建立機制化的重點為提升整體的利益,因此最一開始便提到「不要評價個人」,必須以組織整體的利益作為考量,才能在對人上面達到公平。
● 給予產生績效的人回報
給予努力產生績效的人回報,才是真正的「公平」,因為努力的人能創造組織的價值,以客觀的評價去對應那些創造價值的人,創造出薪資差距,就能正確的創造出其他人的危機意識。若是讚許那些無用的努力,如將分紅多給自己的親信,則勢必造成非親信的員工認為「我努力也沒用」,然後慢慢離開體制,而在其中即時沒滿足機制而輸的人,他會知道自己輸在哪裡,終究會有成長。
● 降級與減薪
降級與減薪通常在台式組織比較少見,通常常見的做法都是名聲暗降、或是移駕新組織冷凍,但降級與減薪也算是一種常見的獎懲機制,這種機制代表的是「你沒有達標,那你自然該受到降級或減薪的懲處」才能激勵那些「努力想達標的人」,而對於「被降級」者,如果是能夠回歸組織的業務單位,再次表現出色,則能再次獲得升職,等於是又對他進行了一次實務的訓練。因此從「被降級者」的職涯來看,降級不一定是壞事,而是要從他整體的進展來評斷。
● 人事異動
有些組織的主管會週期性的論調,其概念上也是要減少組織的個人化,以及組織主管技能僵化的作法,以此強化組織機制化的發展,亦即各單位不是仰賴主管而變成高績效單位,而是各單位本身就有良好的機制能夠促成高績效的基礎。
1. 只有單一工作的人是風險所在
2. 相信人會成長
● 建立維護「公平」的機制
以上的概念目標是以組織的利益為優先考量,以此來達成「公平」的判斷標準,即「以成果為評斷依據,請各位努力達成」來做為獎賞的標準,但這當中有些細節我們必須要維護,才能促使這樣的機制能夠繼續公平下去。
1. 不要考慮「工作動力」:把獎懲的依據放在「成果」,也不用刻意強調「你該做OO才能得到獎賞」去激勵員工,而是就把要標準放在那裏,讓員工自行去評估。
2. 只看結果非常重要:主管應刻意與員工保持距離,盡可能以結果為標準,避免員工以為「沒成果沒關係、只要我有加班、看起來努力就好」,這樣會形成另一種你不想要的機制。
建立機制-之四:企業理念
● 不知為何,很多時候心不甘情不願地為薪水工作,竟被視為一種美德。→ 每個人心不甘情不願地在組織裡工作…大多數的人通常都會把組織當成敵人。
● 機制化的一大重點是,運用企業理念,讓人把自己當成是組織的夥伴,組織因此得以靠著機制化運作,透過組織企業理念,提醒員工們的「責任與權限」,使員工帶著「危機意識」去執行「比較」任務並獲得成長。
● 有時候基層員工會看不懂組織理念,會認為這些只是說教,而這時中階主管就要發揮連結的作用,協助基層員工去理解組織理念。有時中階主管便會得到基層員工的罵聲「這個人升上去就換了腦袋」,而書中的描述是「這樣的轉變才是真理,有些事情是「背負責任」的人才看得到,這就是中階主管存在的意義」。
● 假設你了解公司的理念,而不符合自己的熱情,那就趕緊離開公司吧!能保持最初熱情的人,應該成為主管,而不適合的人,應該早點離開,去尋找「自己願意花一輩子去解決的問題」。
● 企業要有理念,才能建立「一致性」。
為何基層人員也要了解機制化
● 了解自己是否適合自己的組織,能否感受到「離開這個工作,是我的損失」,能否讓自己感受到「組織是我的夥伴」而想融入組織。
● 中階主管可透過機制化了解如何建立起員工對自己工作目標的認識,以此讓員工自行設定目標,進而達成機制化。
● 我們是否有感受到組織的「前進感」,如報章雜誌報導自己組織的成果,感到與有榮焉,能否對組織產生歸屬感。
組織以外的世界
● 組織內:不要個人化 而組織外,可以保有自己的個人化,因此讓組織順利運作的一點就是「在組織中與他人保持距離、讓公私分離」不要把兩個混在一起,這是組織內與組織外世界崩解的原因。
● 我們得學習在不同社群間做切割 (這點我非常推崇,可以看一下我在大人學「中階主管的夾縫求生指南」心得文當中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