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內心的不安,學習了解自己》
這本書是日本重要的心理學作家加藤諦三的新作,加藤諦三已經是高齡的作家,但在他的書中所保有的文字依然令我感到震撼,過去讀過加藤諦三著作《為什麼我們離不開討厭的人》就有類似想法,覺得作者的文字有一種魔力,總是可以一針見血的直搗讀者內心的要害,那種感覺就像是好像作者就是你,他懂你,他帶著你一起面對自己內心最不堪的一面。
而這本書「穩」算是一個全新的面向,他主要想告訴你「如何讓內心穩定」,對於具有特定精神官能症的人,像是我,內心穩定一直是很難做到的事,焦慮是家常便飯,隨便一個小事就會讓我們如臨末日感,所以我們的人生有大半時間花費在焦慮與惶恐上,才使得我們經常感受到人生的苦難。而加藤諦三的這本著作就是要告訴你,怎麼恢復你內心的平靜。雖然他會告訴你方法與原理,但心理症狀就是這樣,知道知見是一回事,而是否能實踐是一回事,不過至少,對於知見還不充分的人,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你日常生活的焦慮來自於哪裡,你該如何與這樣的焦慮相處。
這本書很適合與先前的「過度努力」連結在一起,同時也是一個很符合近年相當火紅的話題「認識自己」的題材,在作者的觀點裡,我們的生理本來就有先天上的缺陷,所謂的『那些不能殺死我的,都將使我更為堅強』是個假議題,我們想過分的去越過自己生理上的限制其實都是造成我們不安焦慮的來源,比起做些什麼?不做什麼反而更符合現實。於是我就是被這本書的某一個書頁內容所吸引,然後開始閱讀這本書。
「無意義的一天能讓內心安穩」
怎麼可能?對於每天只想著我一天該做什麼,我不多做些什麼就結束今天的話我一定會有罪惡感,如此云云的我,怎麼可能去接受所謂「無意義的一天」?然後我就發現自己焦慮的來源,一個過度努力的樣貌,害怕自己的每一刻都在退步,害怕自己的每一刻都沒有進步,害怕自己沒辦法成為成功的人,會沒有人喜歡自己,想變成大家期待的樣子 (儘管那些期待的人本身自己並沒有變成自己期待的樣子),我的每天都被制約著,去尋找一個能夠做出些什麼「意義」,來證明給別人看我是有能力活出他人的期待的。
但證明給他人看,得到了某些看起來很厲害的結果。然後呢?內心平靜了嗎?答案是沒有。
解決了一個,證明了一個,我們會在追尋下一個,這個追求是沒有終點的。比起做些什麼,是否不做什麼才是正解?比起過度努力,不如有勇氣接受自己「我就爛」才是正解。「我就爛」正是讓自己擺脫一切枷鎖的解方阿!於是這本書真正的意涵就在於,告訴大家「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極限」「學會去放下那些過度努力的依附」,如此,我們的心才能夠化為穩。成為一個平靜的自己。
–
以下稍微整理一下本書內容:
- 本書剛開始按照慣例先提為什麼人會容易產生不安,這個來源是「孩童時期的撒嬌沒有被滿足」。
這個意思就是,當孩子如果自己沒有被父母無條件地接納,例如父母只接受孩子聽話的一面、但對於孩子無理取鬧的一面卻懲罰或是忽視,會讓孩子產生這樣的情緒「我必須要做些什麼才能夠得到認同」。
這樣的孩子在成長過程裏會漸漸將此觀念內化,會學習去迎合別人、迎合環境、隱藏自我、認為只有他人希望看到的面向才是能夠被認可的。這就產生了自我認識的矛盾,表象的我(應然我)與真實的我(實然我)產生衝突,因而造成自我的衝突,作者稱之為「自我分裂」,常見的現象就是,當自己嘗試表現自己時,會產生應然我所引發的罪惡感、因而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不安,即使知道自己的行為沒有錯,但本能上會產生「自己必須去迎合他人」才對的焦慮反應。
因此爲了消除這樣的焦慮,此類人常見的動機就是過度努力(書中不是講過度努力、但我覺得以過度努力來描述更容易理解),用迎合他人,設立各種符合社會標準的標的來讓自己能夠得到一絲滿足。
這樣的人在社會上其實很常見,但在沒有看清楚自己努力的背後是什麼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以為這樣的行為是理所當然,我們本來就該努力、用社會地位、學識、或是金錢來創造自己的價值感。
但當這些人遇到人生低潮、不如意、無法用迎合他人來證明自己的時候,會產生各種焦慮,好像自己非做些什麼不可,不做些什麼就會世界末日的廣泛性焦慮,這就是內心的不安感。
- 而作者認為,要解決這個不安感,首要任務要學會接納自己,接納自己字面上的意思很空泛,但主要的目旳是「接納什麼都不做的自己」「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認為自己即使什麼都不做也有自己的價值」。
作者認為,如果我們能夠了解自己的不完美,了解自己的極限在哪,願意遇到極限的時候就讓自己休息,接受這樣不完美的自己,則我們才有可能弭平心中無限且無來由的焦慮感。
所以作者才會有一個篇章在講「無意義的一天讓人安穩」。不要試著想讓自己過的充實,接受什麼都沒做的自己,以專注且不產生罪惡感的方式練習去接受無意義的自己,這是產生穩定感重要的方式。
- 作者傾向人們應該了解自己的弱小,並且接受自己的弱小,自己所擁有的就是最適合自己的樣貌。作者在書中舉一個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古希臘演說家迪摩尼西。
迪摩尼西通常被用來作為一個克服先天限制而成功的人,的例子,迪摩尼西他有先天的口吃,他透過非常辛苦的訓練,稱為一個令人讚賞的演說家。
但作者對此持懷疑的態度,他認為「克服口吃而成為令人讚賞的演說家」不能稱為成功,而他最終也沒有因為這樣的行為讓他獲得幸福,教科書所沒有教導的迪摩尼西是,他最終因為辯才無礙,喜歡跟人口角,而引來了殺機,最後被他人所殺害。
作者認為「口吃」或許正是迪摩尼西生下來最重要的禮物,那是他的先天限制,是保全他生命和幸福重要的特質,而當他破壞了這樣的特質,大家以為那是一種恩惠,實際上對於他本人來說其實是詛咒。
因此作者強調人們該喜歡自己任何不足的地方,也沒有任何非得突破先天限制,去追求社會價值的理由。
–
或許有人會說,認清自己然後讓自己安於現狀,難道就是好事嗎?人生難道就不該成長嗎?
我的想法是,你要先理解你的行為動機是什麼,你克服自己的困難是為了要滿足社會價值,消除焦慮。還是你雖然內心很安定,但想要自我挑戰。這兩種態度截然不同。
如果你的一切行為是為了滿足社會期待、或者是消除內心焦慮不安,那麼,這就是作者想告訴你的,試著去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但如果你的動機純粹是「我熱愛」「我有意願嘗試」,則以此基礎的成長才有意義。
–
這本書個人覺得非常好看,他點出了很多我們或許不知道的盲點、又或許我們知道,但作者做了很細膩的補充,整部作品其實篇幅滿大的,很適合細心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