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傳統

人生哲學

最近「儀式感」一詞成為廣泛被討論的用語,為某一個特定日子創造儀式感,可以讓那個日子變得與既往生活相比不那麼的平凡,我們用儀式賦予意義,並且讓他來豐富我們的人生。而其中的意義其實不在於儀式本身,而在於我們藉由儀式來表達對某個特定意義的重視,特定日子的重視,特定人的重視。傳統的宗教活動經常有諸多儀式,佛教團體習於在春天舉辦「水路法會」,這個法會承襲南朝梁武帝所開創的全國性祈福活動,為眾生消除災厄,然而其中的意義或許是,使我們年年意識起自己的業報,也透過長時間的活動,讓我們持續專注在自我本體,達到安定身心的目的,並且也記念著為他人的服務,達成佛陀所教導的空假中具足的三觀。基督教儀式的豐富度更不用說,舉凡入會的受洗、每個週末的禮拜、它在提醒人們重視自己與神的連結,以達成聖靈般生活的境地。當然儀式感本身也不限於宗教,家人之間定期的儀式般的聚會,情侶之間設定特定的紀念日、以特定的活動來加以慶祝,都是日常生活中儀式的實踐。

傳統對我而言就是「儀式」的延續,儀式它帶有美感,也帶有一些優越感,在證明「此刻」與其他時刻的不同。

因此我很喜歡傳統的東西,相較於400年前基於自由而建立起來的美國,我更喜歡擁有前年皇室傳統的英國,在擺脫王權的束縛之後,英國的皇室成為象徵性的存在,當民主冠上傳統的文化,就好像是現代民主生活也是一種傳統上的延續,它帶有過往的束縛,卻又引領著人類過度到嶄新的社會,這種感覺對我而言是美的。每年的英國國會開議日,英國女王會乘坐代表皇室傳統的馬車,浩浩蕩蕩的從白金漢宮進入英國國會,在議院的王座上進行國會的演說,每次看到這樣的活動,我都會感受到人類文化的價值,感受到文明體系當中存在的美感。當然我自己也深知,現代皇室的存在是一個很不人性的東西,它代表人類社會的不平等,而處於皇室內部的人,也如同戲子伶人,必須在眾人面前收起個性,以沒有情緒的姿態現身。然而這就是傳統的概念,它用儀式把現代與過去結合,傳統的存在源自於歷史長河當中不斷取捨的選擇,這不是我們單一一人能夠左右,而我們只能接受並且予以欣賞,對我而言,傳統存在所代表的意義就是「讓我們惦記時間的連續」「讓我們受儀式給薰陶」「讓我們因而感受到幸福」。

傳統的美感在人類社會的力量很大,當我想到傳統帶給人的影響,我經常會想到清朝末年的文學家王國維在面對傳統文化消失所作出的選擇,1917年,在國民黨即將北伐進入北京的前夕,王國維結束了清華學堂學期的課程,在眾人看不出跡象的狀態下,一個人默默搭乘黃包車,來到同樣位於北京海淀區的頤和園,撲通一聲,自沉於頤和園昆明湖,結束了他作為文人細膩的一生。歷史學者們都不斷去尋找,為何王國維想要自盡,即使滿清覆滅,王國維都還不到尋死的地步,何以國民黨革命軍進迫北京之際,他卻做出如此選擇。

目前最令人信服的說法是以王國維工作上的同事,同樣被稱為清華四大導師的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的「殉文化說」最為人信服:

「凡一種文化價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現此文化之程序愈宏,則其所愛之苦痛亦愈甚。」

當人的人格已與傳統文化交融,則傳統文化的消逝便意味著自身人格的死亡,這是傳統文化所帶有的強大的力量。失去了傳統,人們會失去他的靈魂,也失去他在世上的幸福感。因此我認為傳統帶給人類最重要的意義在於
「他能夠使人類幸福」,以此意義下所遵循的傳統,是具有深厚價值的歷史寶物。

上述是我喜歡傳統的一個大前提,我能因為傳統的存在而產生幸福感,感受。因此我所厭惡並否定的傳統是,舉著「傳統」旗幟而行強迫遵循的道理、打著「傳統」的口號而流於表面責任的道理,當世事出現這樣的傳統,則傳統的意義便不是幸福,他成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照本宣科的習俗。

這是我討厭逢年過節的一個原因,因為我並沒有從中獲取幸福感,節慶就很像社會的一種約定俗成,告訴人們每到這個節慶,就應該做什麼樣的事,沒有履行的人感到焦慮,覺得自己被邊緣化,履行遵從的人則付出了經濟上的代價(如情人節、跨年的飯店價格飆漲)。除此之外,因為節日而強行將人們聚集的觀點也很匪夷所思,我之所以參與年節聚會,不是因為我想參與,而是因為這樣的日子被規定就必須做這樣的事。

當然會有人回應,因為年節強行使人聚集,而使人與人之間漸漸產生親密感,這點我並不否認,但這取決於聚集來的人有多少是基於誠心而為了增加親密感而來?有多少效果能增加親密感?如果目的是為了增加親密感,那為何不能選擇自己適當的場合,適當的對象,增長自己需要的親密感。又或者,像一般常見的家族聚會,如果目的是培養家族間的親密感,那要回頭問問這樣的目的為何,過去華人崇尚大家族的社會,以家族成為成員裡庇蔭之所在,現在的資本主義社會,家族庇蔭這件事已經越來越薄弱,因應傳統而行使這樣的聚會是否真的有其價值還有待商榷。

也會有反論認為,我們的團體、我們的社群,我們的家族因為聚會而變得更加緊密,感情變得更為融洽。我認為那不是「傳統」所塑造的,而是該人所屬的社群、團體、家族本身就具有這樣的特質,又或者,所謂的融洽這件事的定義也是見仁見智,有些人熱衷於表面的對象與寒暄,保持場面熱鬧,或是向他人灌輸自己的價值觀,這樣的人對於所謂的融洽定義會較為寬鬆。有些人則適合深度的對話,相互理解的對話,因此表面的融洽是否代表真的融洽也很難說。

我舉一個自己在大學時期關於所謂「家聚」的例子,所謂的家聚,是大學學生裡的一個傳統,即是每個剛入學的大一新生會被分配的一個家族,家族裡有大二、大三、大四等學長姊,組成一個「家」。家的美意其實很良善,他希望每個剛入學的新生都能獲得資深學長姊的照顧,產生幸福感,這是傳統中好的一面。然而,如果傳統沒有帶來幸福感,那就要思考傳統的意義是否有價值。每個學期的年初、年中、年末都會有所謂的「家聚」活動,就是與自己所屬的家族共同聚餐、聊天的傳統。在我的經驗裡,家聚的活動通常都不會過於熱絡,畢竟這場活動是將一群「平日沒有強烈交集」的人硬是集合在一起用餐交流的邏輯,因此要在該場合獲得什麼暖心的理解、深度的對談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如果有人能夠在其中熱絡的交流,那絕對不是這個家聚傳統的作用,而是那些人本身就是「有交集的人」。我也有看過有些同學的家聚是,家族們一起吃飯,每個人各自去領餐廳裡的雜誌報紙自顧自地看著,想知道這樣的傳統到底真的帶給當事人幸福感,或是只流於表面?

於是乎,我的結論是,我喜歡的傳統,是那種可讓人帶有幸福感的傳統,人們知道自己能在傳統中得到什麼,並且獲得滋養、溫暖、而不是每每想到就頭皮發麻的感受。而那些無法讓人獲得幸福、流於表面的傳統,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我覺得是執行傳統的當事者必須深深思考的問題。

當然我自己也無法直接對著傳統說「你們這些傳統沒有意義」,所以本文大概只能算是自己的態度吧。

タイトルと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