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觀綱宗》五時八教之一:五時
初次接觸到教觀綱宗之後便讓我整個人為之大振,因為佛教天台宗的整個教理就是一個佛學總整理,讓人在理解佛學的體系變成一個框架,大概就是佛學懶人包的概念。佛陀一生所說的法,在天台教觀裡做了詳細的分類(五時),也包含了佛陀為了誰說法(化儀四教),以及佛陀開了什麼藥單給聽眾(化法四教)。
我們一般人對於佛教經典,大概就是熟悉「心經」,然後聽過「金剛經」或是「法華經」的名號,但是對於這些經典在佛陀一生的法當中帶有什麼意義,站在什麼位置,其實我們一點也不了解。
而天台教觀就是一個很棒的綱要,他會告訴你「為什麼佛陀他要講這個」「佛陀的目的是什麼」,若能學到天台教觀,就能夠頓時對於佛教當中大多數的經典產生理解,就算不能理解,在查閱其屬性之後也能夠知道那部經典的目標、目的、對象,以及它在佛陀一生的位置。因此,天台教觀算是非常非常有效率的一個學問,類似一本佛經重點參考書、或者說是對於佛學的細節雖然不一定懂,但大方向必然能夠了解的懶人包。
雖說天台教觀是一部佛學懶人包,但其中的內容隨手一抓就是一部大學問,因此如果僅讀天台教觀,雖然能夠對於佛法的一切脈絡和系統有所掌握,但當中的細節,都藏在佛陀所述的各大經典當中,因此如果想要鑽研各個區塊的學問,還是必須要投身到那個領域去研讀比較好。
不過總之,因為認識了天台教觀,所以讓我能夠有幸能夠把整個佛經的脈絡弄清楚,對於後續閱讀其他佛學領域的書,會變得更得心應手才對。
–
「天台宗與天台教觀」
在講內容之前,想先談談天台宗與天台教觀,天台宗的創始人是智者大師,是中國南朝梁朝至隋朝的人物,關於智者大師的生平在這不做太多描述,我們可以先感受當時的時代背景,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戰亂空前的時代,當時無論北朝還是南朝的皇帝,隨便抓一個出來看大多都會抓到變態。在這種昏庸無道的世代,人們當然會把精神寄託在宗教上。
而漢傳佛教的分支在南北朝特別明顯,北邊重視禪修、南邊重視義理,而位於南朝的智者大師便是在這樣的時代開創了天台宗,對佛陀一生的說法進行整理,也就開始有了判教「五時八教」的說法。
天台宗是漢傳佛教對於印度佛學整理最為經典的宗派,並且深深影響後面佛學的發展。
這裡想強調的是,「教觀綱宗」的概念是來自天台宗的「五時八教」,而這樣清楚的整理佛陀思想的文字,是漢傳佛教所獨有的,可以說是漢傳佛教將佛教文化發揚出去的的一個基礎。
當初智者大師創天台宗的起點主要是「法華經」,法華經是整個佛教經典當中最究竟的一本書,也就是「佛陀其實最想說的就是這一部」,天台宗在當時高舉「法華第一」,也因此整個判教一直從最基本的藏教一直推升到成佛所需的圓教,其圓教便是呼應法華經。
因此也可以說,以天台宗看的佛法理論是所有教派當中最完整的。
–
「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的作者是明朝的藕益大師,藕益大師是禪宗的人,但是有鑑於元明的佛教已經式微,成為亡者專用的佛教(跟現在有點像),於是潛心整理了天台宗的判教,作成「教觀綱宗」。
–
「我讀教觀綱宗的因緣」
會接觸教觀綱宗是因為法鼓山法鼓講堂的線上課程,因為很喜歡聽果慨法師講課,所以就沿著生死學一直聽到教觀綱宗,課程主要用到的書有聖嚴法師的「天台心鑰」以及「天台宗綱要」,不過這幾本都很難讀,所以我還是用聽課的方式把我的概念建立起來,然後再去讀藕益大師「教觀綱宗」的原文(因為是文言文,所以內容不算多)。
不過大概聽到圓教的時候整個會有點恍惚的感覺,畢竟佛陀期許眾生達到的境界在圓教,而圓教的概念就是簡白到什麼都是、也什麼都不是,因此會覺得在聽另一個世界的東西。
所以後來還有輔佐陳英善老師講的「天台教觀」,會把「空假中」這三個觀念一再反覆的咀嚼,所以後來再回頭來想四教的內容會覺得單純許多。
不過感想上其實是這樣的,人類的發展實在是太複雜了,複雜到我們已經很難去感知那些本來就清淨、最原始的變化,我們的心思變得粗淺,因此我們對於那些太過於基本的東西,已經變得很難很難體會。
大概就是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概念,我們已經活在一個「什麼都可道」的「非常道」之中了吧!
–
於是這回我想簡略的寫一下「五時八教」,而本文的話因為篇幅的關係,會先寫到「五時」,「八教」的部分就待後續進行。至於八教當中的「化法四教」細節,想等有更完整的研究之後再來整理,免得誤了佛陀的本意,有謗法之嫌。
五時八教是天台宗對於佛陀一生說法所做的分類,依時間的次序分為了「五時」,就是五個時段,而依照「授課的對象」「授課的內容」分成了八個類別,稱為「八教」。
–
「關於五時」
什麼是五時,就是佛陀一生說法的次序,把它分成五個時段,在這五個時段當中,佛陀依據時機講了不同主題的法,從開始到結束分別是
- 華嚴時
- 阿含時
- 方等時
- 般若時
- 法華涅槃時
之後佛陀的肉身便入滅。
佛陀為什麼說法會有這五個次序,這次序可以把它想像成是基礎課程到終極課程的概念,就進入佛陀開的這間補習班,佛陀從國小的課程一直教到大學課程,最後讓你畢業這樣。
當然這只是一個大概的說法,於是就出現了「通五時」與「別五時」的爭論,通五時的意思是說,其實佛陀根本沒有分這五個時段,他是亂跳的,就是學生高中的時候他還是會講國小課程,學生還國小的時候他會講高中課程。別五時則是說,佛陀非常嚴厲的按照這個次序教課,國小就講國小課程,高中就講高中課程,沒有融通的餘地。
而藕益大師駁斥了這兩種說法,概念是說,佛陀當然有按照次序來講課,把學生從國小帶到大學,但因為佛陀教課的目的是為了利益大家,幫助大家畢業,因此即使是大學生來問佛陀國小問題,佛陀還是會回答,所以佛陀大致上有說法的次序,只是因為眾生的根器不同,佛陀偶爾還是會去複習前面的課程。
於是來講這五時。
這裡要先提一下,佛陀這一生最想講的就是第五階段的法華,但因為眾生剛開始慧根很低落,所以佛陀才開始轉而從基礎課程開始說,佛陀不是瞧不起眾生,而是他剛開始講華嚴的時候發現的狀況,於是轉而講阿含,這個在下面在做細講。
[華嚴時]
佛陀在菩提迦耶的樹下坐了四十九天悟道,之後佛陀又在禪定中待上了幾天,我們凡人看佛陀會覺得他坐在樹下休息,實際上佛陀正在講華嚴,他此時在N度空間中對法界眾生講了「華嚴經」。
華嚴經是對那些已經修成菩薩道的眾生(可能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人、也可能是十萬億國土的人)講解「佛的境界」。
這個時間就叫華嚴時。
*這時候大家一定會很好奇,為什麼佛陀在N度空間裡講的課程,凡人明明就聽不到,為什麼還能產生「華嚴經」的文字。這是因為在我們這個世界的人並不是只有凡人,也存在著那些具有凡身,能夠入定進入N度空間的菩薩,他們聽到了佛的說法。所以在佛陀入滅之後進行的佛經集結的過程,便有菩薩分享了佛陀當初講的華嚴,因此才有「華嚴經」傳世。
(在這裡我們可以把華嚴經想成高中銜接大學的預備課程)
[阿含時]
佛陀講完華嚴之後從禪定中回到娑婆世界,發現眼前的眾生(就是當時的印度人)一臉疑惑的樣子,佛陀發現到眾生根器不足以理解「成佛的方法」,畢竟人們生活這麼苦,連年戰亂,光想從苦中解脫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誰會聽得懂「成佛的方法」。再加上佛陀的華嚴是對法界眾生說的,凡人根本聽不到,因此佛陀必須要開始講人話,於是便講了阿含,這一講就是十二年。
也就是佛陀發現講高中升大學的課程沒人聽得懂(也聽不到),所以佛陀開始回頭講國小課程。
這個國小課程就是「阿含經」。
而佛陀最一開始講阿含的對象就是他過去一起修行的夥伴,他一路從菩提迦耶來的鹿野苑,對五比丘僧說「苦集滅道」,五比丘僧知識被開啟,斷了煩惱,證得阿羅漢果。
阿含這個名字在台灣其實並不常聽到,因為台灣是漢傳佛教的繼承之地,而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法為主,主要想傳達的是「佛陀的大學課程」,所以阿含這個所謂的「佛陀的小學課程」並不是大乘佛法的主流。阿含是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的基礎,為藏傳佛教的主流思想。
但大家對於阿含的內容必定不陌生,阿含要講的就是五陰、六根,即色聲香味觸、以及眼耳鼻舌身意的各種性相。主要要告訴眾生,你之所以感受到苦是來自於你對於「我的一切感官和思想」的執著,如果你能斷掉這些感官慾望,便能夠解脫苦,離開煩惱,從生死輪迴中跳脫,達到涅槃的境界。
阿含經的內涵是帶大家層層剖析自己的內心,見到世間一切萬物都是「因緣所生法」也就是「空性」。學習阿含的人如能得開悟見得萬物的空性,最終能夠證得四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個修行的位階)成為阿羅漢。
也就是「了生死、入涅槃」。
對於生死這回事已經不執著,已經進入無我清淨的狀態。
(於是阿含就是小學課程)
–
[方等時]
人們在阿含學會了解脫人世間痛苦的方法,懂得進入涅槃,感受到清淨,不再有煩惱的境界。於是人們便會留在涅槃境,就是可能隱居山林、不問世事,想獲得永世的清淨。
但這不是佛陀想要的結果。
佛陀認為,這世界很痛苦,必須拯救的人很多,如果那些懂得解脫方法的人都躲避人群,那娑婆世界的人怎麼辦?所以佛陀希望大家「成佛」,而不是「成為阿羅漢」。
於是佛陀繼續他國中到大學的課程。
而國中課程就是方等,方等大致上說了八年。
方等以「維摩詰經」為代表,所要講的是「助人」。目的是要讓那些學過阿含的人,能夠知道「其實根本沒有空性」這回事,雖然我們體會到緣起性空,不代表世界上真的有一個空的境界,而那些隱居山林的人就是執著那個「空」的舒適感,所以他們掉入了跟凡人一樣的境界,凡人執著煩惱,阿羅漢執著空性,這些都是危險的自我意識。
所以方等就是要讓眾生在空中見到「根本沒有這個空」,你要走進人群,用你已經習得的解脫方法,去學會幫助別人解脫。
這就是方等。
–
[般若時]
我們最熟悉的經典幾乎都是般若時的經典,舉凡「心經」、「金剛經」都是般若時的代表。佛陀在方等時期講解了助人的道理。但到頭來,人們會產生執著心,認為自己助了人,自己很棒,而後去讚揚自己助人的豐功偉業。
當然當我們把這些事情掛上心頭時,我們便又掉進了「助人」的執著,我們開始認為脫離了「空」進入助人的行為「假」是高尚的,而執著於「假」與「空」的對立。
從「空」中見到「假」是重要的改變,但是執著於「空」「假」的這個對立狀態則又是另一個問題。執著於假的人可能會指責停留在空的人自私,而成為另一個新的執著點。
所以佛陀想說的還沒完,他便帶大家進入高中課程,也就是「般若」,般若這門課走了二十二年,是整個佛學體系最重要的課程。這高中課程就更難了,他的目標是希望大家「你懂得解脫法,你也懂得助人的方法,但你不要待在那個境界裡」。於是金剛經便告訴大家
「無所住而生其心」
對於一切沒有執著的狀態下去生起菩提心,也就是助人的心。你助人不是為了任何境界而助,而是在「稱你的佛性」而助。因為你想助人,所以你助人。
所以般若時的經典便是告訴大家,所有的東西都要空掉,都不要執著,就是把「解脫、助人」的行為當作本體,當作習慣,而不是為了什麼而做,什麼都不要執著,就是中道。
如果套康德的說法就是「用對的理由做對的事」。
這就是般若要講的東西,到這邊,高中課程大致上就結束了。
–
[法華涅槃時]
高中課程講完之後,佛陀也差不多了,他的肉身已經不行,他已經沒辦法再等眾生慢慢學了,這時候他必須把他最想講的課程:大學課程給講出來。
這個時候佛陀已經不管你聽不聽得懂,反正他就是要講。佛陀在最初的時候曾經講過華嚴,也就是高中升大學的銜接課,這次他不講了,他直接講大學課程。
這個大學課程就是「法華」。
不過好在大學課程是裡頭最好講的一課,因為「這個法不是用言語可以定義的,他怎麼說都是,怎麼說都不是,這就是成佛最圓融的法則。」
法華有幾個主要的重點
- 佛陀過去數十年的說法全都是「方便說」,就是因為大家想聽,所以他想辦法用語言文字來說。他這數十年想講的東西,其實都可以以一個概念用法華表達出來,過去他在阿含講「空」,在方等講「假」,在般若講「中」,但他其實想告訴大家的是,空假中是一體的,也就是會三歸一的一佛乘。空就是空生死、假就是空涅槃、中就是空生死與空涅槃,這三者都是同一個概念,就是「一切法都是緣起緣滅,不可執著」,三個概念都是一致的,大家不要執著那個名稱。
- 不要執著於所有他所說過的任何名稱,什麼「苦集滅道」,什麼「五陰、六塵」,什麼「十二因緣」,什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什麼「一心三觀」,你可以學習他,但不要執著他,例如「我非得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聖位不可」「我非得成為菩薩不可」,當大家抱著這種執著,就等於在走回頭路,要切記一切都是「佛陀為了教導大家而創造出的方便說」。
- 眾生皆可成佛。每個人都具有佛的本心,只是被蒙蔽而已,只要大家肯修行,都能走上成佛之道。
*這裡要說一下,所謂的佛不是什麼法力無邊很強大的主宰,當然他確實可能法力無邊,但那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用來助人。佛就是一個「內心解脫、習慣助人、且不執著於這些東西」的一個狀態,這是佛陀的本懷,他希望大家都能成佛,然後才能幫助更多人成佛。
法華經的整個文采非常壯麗,而且場面極其浩大,會有種佛陀華麗退場的感覺。
於是佛陀在入滅之前,他擔心同學們還有問題不懂,於是開了一個Q&A時間,順便再幫大家複習了一下「苦集滅道」,這個課程就是「涅槃」。
–
於是涅槃結束,佛陀肉身入滅,結束了他四十九年的說法,這就是佛陀一生說法的五時。
佛陀他所有的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帶領大家成佛」,但有些人可能走到阿含就停了,有些走到方等,有些走到般若,而佛陀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把大家都拉上來,而因為人類的根器與凡人的心,產生了佛教各種不同的派別,有些派別求解脫、有些派別求神通,然佛陀他的目的,以天台宗思想的整理而言,就只有這一佛乘。
五時說完,下回再來講八教。
八教是佛陀針對不同的人所給予的藥方,畢竟每個人病重程度不同,該吃的藥和程序都不一樣,但佛陀的藥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你身體變好。
以此再來看八教可能會比較好懂一點。
(待續待續)
*參考資料
- 《天台心鑰》聖嚴法師著
- 《教觀綱宗》法鼓講堂 果慨法師 主講
- 《天台教觀》法鼓講堂 陳英善老師 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