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原來我們都對自己誤解太深

我的書單

《人類的天性》

因為最近肺炎的關係,無法回台灣買書,這也讓我開始決定投入電子書平台Readmoo的懷抱,然後就開始想著要來買MooInk (省紙✖️想用電子產品✔️)還是Readmoo快找我業配 (你哪位)。

所以從今天開始很多書的介紹大概都會變成電子書的封面,不過這樣也好,畢竟搬家的時候想到那些書可能就會頭痛。想當初自己像是二戰故宮博物院在選精品那樣精挑細選了四大箱書籍帶到日本來,就已經覺得有點累,實在不想讓書在日本繼續擴張下去。

所以,決定開始使用電子書。

不過因為不是所有的書都有電子書版本,至少我常看的法鼓山系列就沒有,所以這裡還是會有實體書的生存空間才是。

關於人類的天性,用熊仁謙的《原來,我們都對自己誤解太深》這本書來解釋算是很露骨而且很清楚的。這本書是我買的熊仁謙的第二本書,在閱讀第一本書《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時,我還不知道熊仁謙這個人。

不過大概這一年左右的期間,我幾乎已經看完了熊仁謙在快樂大學頻道裡面的所有影片,所以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就整個很習慣這個人說話的調調,就跟他的影片一樣,流露出一種屁孩(?)的感覺。

因為熊仁謙是佛教學者,我認為熊仁謙在傳遞的思想有點像是白話版的佛學,但熊仁謙用一個更廣泛的定義「印度哲學」,雖然他所提到的思想大多都以艱深的詞彙被納入佛學的範疇,而且以佛學裡常會提及的「龍樹菩薩」的思想作為根本。但在當時的印度環境,佛學只是整個哲學體系的一小部分,而佛學大部分的主體思想也是源自於那個時代印度的哲學背景,所以,以印度哲學來討論或許更為貼切。此外,作者也不以「菩薩」來稱呼龍樹,而是將他以哲學者、或是英文名加以稱呼,或許也是希望讀者不要落入宗教的俗套,以哲學的角度來看待這個觀念。

這本書的內容很簡單,也寫得相當清楚,主要想要討論的就是現代人的「匱乏感」,匱乏感導致了社會上常見的「情緒勒索」「輕憂鬱」等問題,而他引用了印度哲學的觀點,講述關於匱乏感的起源,人類思考的慣性,以及到最後,如何破解慣性。

整個內容大體而言就是佛教的觀點(但作者沒有強調佛教),龍樹的中觀、內觀、止觀,以中觀破除大腦的錯誤認知,用內觀去訓練專注力(禪),來達到對抗大腦慣性的效果。

大抵而言就是白話的佛學思想。

但也不要因為他牽涉了佛學就覺得好像很偏頗,畢竟佛學不是一種宗教,它比較接近為一種哲學,而目前心理諮商常見的各種手段其實也都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引進了這些印度哲學的內容。

所以,把它當成一種哲學來感受是相當適合的。

以下標記幾個我覺得算是本書重點的地方

背景:

我們處在這一個隨時變動的時代,隨時被提醒需要改變不然就會被淘汰的時代,一個隨時會被各種社群軟體、新聞媒體給提醒「你有多匱乏」的時代,每個人都不斷被告知「誰有多成功」,儘管那樣的成功標準,其來源頗有爭議,但社會就這樣當成整體意識、教條般的追逐著那些標準。人們越來越忙,只得不斷接受外來的訊息,感受到自己的缺失,然後跟著投身去追逐著。

於是我們的大腦已經跟不上世界的變化了。
我們的大腦就是原始的大腦,一個數億年人類演化之下所留下來的大腦,我們跟不上現代的腳步,於是不安感、焦慮感、匱乏感、憂鬱、躁鬱症狀開始誕生,這是這個時代的問題。

於是作者想要強調的是,我們的大腦有一種天性,這是原始時代開始人類演化過程中便逐漸留下來的天性,這種天性不能說不好,因為這樣的天性,人類得以延續,然後存活至今。

人類大腦的天性 –

  1. 悲觀
  • 人類的大腦對於「危險」「失去」的感受能力比「安全」「獲得」還要更強,因為遠古時代的人就是要利用危機感才得以存活,所以當我們失去同一件東西的痛苦會遠比我們獲得一件東西的快樂更加強烈。
  1. 說故事的能力(創造單一因果關係的能力)
  • 人類傾向用「直覺」來解決大部分的問題,這個在康納曼的「快思慢想」裡也有提到,人腦分成「系統ㄧ的直覺腦」以及「系統二的理性腦」,啟用系統二是耗能量的,因此人們通常會選擇直覺、容易、單一的迴路來思考,來保存能量這是天性。
  • 然而也因為現代社會的資訊過多過雜,人們思考的時間下降,也連帶的讓人們幾乎依賴直覺思考。
  1. 預期感
  • 這個理當被分類在在悲觀裡頭,但是基於他的獨特性,我還是把它分成一項。
  • 我們習慣對未來事務有所預期,預期它朝向我們希望的方向前進,然而當我們遇到與自己預期不相符合的事物,我們就會啟動悲觀天性,之後這個悲觀天性會帶動我們的行動,我們會覺得「該做些什麼不可」,而因為直覺腦的天性,我們便會自動選擇一條不是理性思考而成的道路,這將導致兩種結果

(1) 如果新的道路失敗,我們會再次遇上結果不合預期的衝突,於是悲觀天性再度啟動,,再次進入新的循環

(2) 如果新的道路成功,我們的行動經驗會強化認知(人生輪理論),導致我們以為上述的思維方式是適當的方式,於是縱容我們的悲觀天性,強化我們的單一思考能力以及預期感能力。之後,我們會再次遇上新的狀況,產生新的匱乏感,於是繼續新的輪迴。

舉一個例子

有些人可能是因為
「我如果沒有出國拿學位的話,我可能會失去競爭力,找不到好工作」所以出國唸書。

而這樣的結果就是,如果他回國之後

(1)找到好的工作—那他可能就會覺得「果然出國唸書是對的,我必須要加強競爭力,才會找到好工作 」(行為強化認知),於是他在工作崗位上也會不斷挖掘自己不足的地方,覺得自己要強化自己才有競爭力,於是他的思維模式會不斷在匱乏>匱乏解除>匱乏間循環。

// 我承認我就是這種人,就是覺得沒做什麼就會被淘汰的人,於是就拼命做拼命做,當成功之後,我的這個思維就不斷被強化,直到我失敗被擊倒,轉化成失敗後強大的末日感 (後續提到) //

(2) 找到不好的工作,他會突然發現預期的結果跟想像的不同,於是興起了悲觀的想法,然後啟動說故事的能力「一定是我還缺少了什麼,所以才會找不到好工作」,於是就再次走上新的循環。

從這裡可以看到,無論哪種結果,最後都不是太好。

於是這當中就可以發現問題在哪裡:

  1. 此人有強烈的預期感,認為「出國讀書」,就能夠「找到好工作」。
  2. 更重要的一點,他把一切事物訴諸於「單一因果關係」,找不到好工作的原因很多,可能因為環境不景氣、可能因為公司的制度不佳、所有無限多的因果才最終導致了此人找不到好工作。然而此人一開始就把找到好工作用單一因果來思考「出國唸書,所以能找到好工作」,自然會引起後續的問題。

於是乎作者後半段都在講,怎麼去面對這樣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方式是「跳出人類的天性」,也就是,不要再抱著太多預期感、不要再抱著單一觀點、就能夠抑制住悲觀天性的發生。

於是作者就引進了龍樹的「中論」,中論在佛學稱為「中觀」,我在前年的《中觀勝義諦》裡頭有介紹中觀,不過我當時是按照佛學的說文解字來寫,個人覺得有點複雜。

但如果用熊仁謙的簡化就是,「中觀就是破除一切因果關係,如果你認為是若P則Q,那就用非Q則非P全破他」。(作者稱為「雷電論」)

舉前面的例子就是「如果我出國唸書,我就可以找到好工作」,而中觀就告訴你,你要破他,就要告訴自己「找到好工作有很多因素,我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所以出國唸書不是必要條件」。

這個破法會減少自己對單一因果關係的依賴,減少預期感,於是你會知道,本來出國唸書就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然後去省思出國唸書的目的。

如果最終是因為自己想獲得國外的經驗、獲得新的知識,而還是想去,那這時候出國的目的就擺脫了原先那個不實際的因果。

第二個作者提出對抗天性的方式就是「專注力」。

在前面講過的很多篇佛學都有討論到一摸一樣的東西,那就是「內觀」,或是佛教會說的「禪觀」。

我們必須把自己的精神控制在專注當下,感受自己的一切,我們不是只有匱乏,也有獲得,所有的事物都是中性的,我們不可能只有失沒有得。

這個感受就是「如實」。
用禪學的觀點就是「見到事物的本來面貌」。

我當初在讀佛學理論時沒有很懂「如實」「真如」「如來」的概念,而在作者的解說下我突然串起來了,覺得有種莫名的開朗感。

如何訓練專注力,作者提到兩個方法,第一個是佛教會推崇的「禪坐」、第二個就是《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所提到的「寫日記」。

透過專注在某個當下的訓練,去減少自己預測未來、憂心結果的天性,這種古老的智慧,似乎早就已經告訴我們人最基本的原理。

整本書主要的概念就是要告訴我們,我們的思考經常是有偏誤的,我們的思考通常很短、而且視野很窄。於是我們要經常意識到,並且去對抗這個大腦的「偽真思考」。

因為「偽真思考」會描繪出一種末日感,即是「我將會完蛋」的景象,於是我們便開始被此思考給困住,形成了我們時常提到的「情緒勒索」。

而真正勒索自己的,其實就是這種「偽真思考」,我們喜歡預測結果、喜歡創造因果關係、喜歡說故事,所以把結果描述成一個可怕的景象,讓自己在其中痛苦。

於是我們應該「了解自己的天性」「克服不理性的天性」,才能夠擺脫日常生活中對我們造成的束縛,而我們也才能真正得到自由。

最後放一下作者自己的介紹
https://youtu.be/usinvrQnUQA

タイトルと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