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抹除不想要的記憶?》
這本被稱作「橡皮擦計畫」的書,雖然標題很聳動,但我還是覺得這個名稱不是很好,英文的原文是「Undoing Project」,消除記憶的方案,但如果不特別去看英文,你會一直想跟人家介紹「Eraser Plan」「消しゴム計画」,真的很不OK。
這本書我花了斷斷續續兩個月看完,這本和前一本「真確」一樣,主要是講人類在面對問題,分析決策時可能會發生心理偏誤的問題。
也就是我們總習慣於憑著「感覺」,以及各種我們心中預設的理想型來進行事物的判斷,儘管數據真實存在,但我們運用數字去衡量的效果其實比我們想像的低。
而這本書雖說是講偏誤,或是講「橡皮擦計畫」,但這些在書中的篇幅都不算大多數,這本書是在講兩位偉大的心理學者「阿莫斯」與「丹尼爾」的生平,相遇,合作激盪,以及分道揚鑣,在其中牽扯各式的人物進入其中。
其描述方式就有點類似岳南的「南渡北歸」(或者更精確地說:水滸傳),在各個山頭立下一些好漢的生平故事,然後讓這些好漢們最終在梁山集結的手法。文中一開始會分別介紹兩位學者身為猶太人所經歷的創傷,再到以色列建國,以阿戰爭,然後兩人在美國分道揚鑣,搭配穿插著其他心理學、經濟學重要人物的登場,讓整部著作看起來豐富而且龐大。
不過因為這樣的敘事手法,再加上我對於心理學領域的人物並不熟悉,而且如此深沉的以色列文化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加上是翻譯書的關係,整場看下來會有種資訊爆棚的感覺。
所以論閱讀輕鬆度而言,其實我不是特別推薦,但如果對心理學一些比較先進的思想有興趣,認真鑽研一下本書其實還滿有價值的。
–
於是本篇的整理我想分成幾點,第一個先介紹一下作者,然後介紹兩位登場人物「阿莫斯」與「丹尼爾」,之後將本書提到的幾個心理學效應陳述一下,最後再發揮我對於年代表的熱情整理一份簡單的「心理學者年史」,這是我在本文想要撰寫的方向。
–
關於本書的作者「Michael Monroe Lewis」,他的專業便是將心理的、社會的歷史議題寫成生動有趣的書,他著名的書有「Moneyball 魔球」(被改成2011年的電影)、「The Big Short大賣空」(被改編成2013年的電影),本書是他在2018年完成的作品。
本書的素材來自他無意間指導了阿莫斯的兒子,後來認識了阿莫斯的遺孀芭芭拉,然後開啟了他與丹尼爾的認識,於是,在商討多時之後,他決定將所有的素材整理成這篇很像傳記的書籍。
–
關於阿莫斯與丹尼爾,本篇所描述的兩位主角。
阿莫斯Amos Tversky:美國重要行為科學家,於1996年過世。為以色列人,在以色列建國時擔任軍職,參與以色列各大戰爭,隨後進入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就讀,1961年畢業後前往美國密西根大學攻讀博士,回到以色列擔任希伯來大學的教職,直到1971年受聘前往史丹佛大學任職,值到1996年阿莫斯罹患癌症過世。
阿莫斯是心理學領域的專家,其名聲遠勝過丹尼爾,阿莫斯極其聰明,善於交際,這為他迎來了很多很多學術界的親睞。
丹尼爾 Daniel Kahneman : 丹尼爾康納曼的名聲在我們熟知的領域當中遠勝過阿莫斯,原因是他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獎的得主,其中他的一本有名的著作中文譯名為「快思慢想」。康納曼1920年出生於法國,為猶太家庭,因為德軍入侵法國,全家轉移到南邊的維希法國局住,不料因為德國的清洗猶太人政策,全家被選出來要送上集中營,他們透過法國的友人所幸遭到釋放,於是便開啟了他們逃亡的人生。
1948年全家入住英屬巴勒斯坦,隨著以色列建國而成為了以色列人,1958年他從希伯來大學畢業,前往美國史丹佛大學攻讀博士。
丹尼爾於1961年回到希伯來大學,之後開啟了與阿莫斯的合作,兩人成為最親密的摯友和夥伴,直到1978年兩人各自前往美國,分道揚鑣為止。2002年,丹尼爾因為他和阿莫斯共同研究的關於人的認知概念,並且一定程度影響美國的各項政策,被授予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
本書的架構大概分成幾個區塊
1、丹尼爾與阿莫斯成長背景
2、兩人在希伯來大學的共同研究生活
3、丹尼爾與阿莫斯前往美國後的摩擦
4、阿莫斯獲得癌症過世,丹尼爾接到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電話。
書評寫道,本書看到後面會泛淚,這是因為書的後面都在強調丹尼爾與阿莫斯的矛盾,阿莫斯好鬥有活力,而且很受學界讚賞。而丹尼爾因為沈默低調,在學界常常被當成「阿莫斯的附屬品」而不受看好,阿莫斯經常在言語中傷及丹尼爾,這讓丹尼爾慢慢覺得他與阿莫斯的合作轉趨痛苦。然而阿莫斯是喜歡丹尼爾的,他很樂於在丹尼爾面前暢所欲言,即使在美國各自屬於不同的學校,阿莫斯仍然積極和丹尼爾合作,儘管丹尼爾覺得兩人漸行漸遠。
在阿莫斯被宣布只剩六個月壽命的前幾天,他們兩個才剛好鬧翻,丹尼爾說「他不想在見到阿莫斯了」,然後他就真的快見不到他了。
當然阿莫斯離癌之後仍然持續和丹尼爾聯繫,丹尼爾在最後的日子裡仍然與阿莫斯對話著,大概也算是讓丹尼爾不至於遺憾太深。
–
本段為個人觀感—
看完之後我覺得這大概就很像兩個老屁孩在那邊爭吵,然後遭受命運的擺佈,但真實世界的人們本來似乎就是這樣,總是在意著自己的名份、成就,對於眼前的東西視作理所當然,或許是因為我對於人生的困難感受太深,導致我會覺得他們好像小孩子,儘管他們都已經是五六十歲的學者了。
這讓我突然開始覺得,也許年齡真的不是讓人成熟的關鍵要素啊…。
–
於是寫一下本書篇幅不算太多,但是非常重要的理論:
人們在預測一件事物時,他們偶爾會犯下錯誤,這是因為,而人們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用幾個方法去進行判斷
1、代表性捷思法
人們習慣將標的物,與心中代表的「理想型」作比較,來做出判斷。
例如籃球教練預測這個來面試的人是否會成為頂尖的籃球選手,他通常會先想定一個很厲害的選手,例如說「麥克喬丹」和他的各項特質,然後跟眼前這個面試的人進行比較。
如果眼前這個人與心中理想型越相近,人們就會認為眼前這個標的物達成目標的機率很高。
經驗法則經常奏效,但當我們眼前的事件其實是一個隨機事件時,則經驗法則將倒地不起。
2、可得性捷思法
越容易浮上心頭的事,其可得性越高,人們也就會認為他發生的機會越高。
例如,一篇文章中出現0000ing和00000n0的單字的機率,何者為高?其實這兩者一定是後者為高,畢竟ing包含在0n0裡頭,但如果把問題交給兩組不同人作答時,會發現,猜測者預估出前者的機率會遠遠高於後者,這表示人們很容易想像ing 結尾的字,但是對於倒數第二個字母為n的單字是使不上心的。
3、定錨
如果人們被事先給予一些片面的資訊,則他們在判斷時受到該資訊的影響會非常的大。
A是個很積極參與女性主義運動,很有正義感,並且關注弱勢的人,你認為他可能的工作是什麼?
(1) 銀行員 (2) 社會工作者
其實前面的訊息跟A會從事怎麼樣的工作根本沒有關係,然而人們會因為前面的資訊而自動認為(2)的機率很大。
所以人不是理性的動物,我們在判斷的時候其實會受到心智法則的影響,而這是阿莫斯和丹尼爾兩人共同提出的重要理論,是他們在希伯來大學時期的巨大亮點。
–
而本書因為是「橡皮擦計畫」,儘管寫的篇幅也不多,還是稍微提一下這個計畫:
橡皮擦計畫的意思就是「人們如何去抹除自己的傷痛、人們如何去後悔和惋惜」
這是丹尼爾在美國時期的發想,他所想要陳述的事情是「人們對於抹除傷痛、或是表達後悔會有一種特定的模式」。
一個飛行員在退伍前一週因為一場駕駛而不幸罹難。丹尼爾發現,他的家屬在難過時,總是會說「要是他早一個禮拜退伍就好了」「要是他那天剛好身體不舒服無法參加飛行就好了」,但是卻不會說「要是他不是飛行員就好了」「要是我們國家沒有空軍就好了」。
這表示人們在思考時仍然有一種模式進行著。
又或者,一個男孩他因為父母親過世,成為孤兒,常常過著無法溫飽,流落街頭的生活,有一天,他接到了一份賣毒品的工作,在與警察爭鬥的時候被槍殺了。
我們想要假裝他沒死,選擇哪種想法的機率最高
(1) 他父母其實沒死
(2) 他在案發時剛好手上有槍,保護了自己
(3) 我們國家其實社會福利制度很好,所以他其實沒有流落街頭,他得到了溫飽,還去上了課。
(4) 因為丹尼爾和阿莫斯的設計,讓我們國家的福利制度變好,所以他沒有流落街頭,得到了溫飽,還去上了課。
理論上我們想像(1)(2)的機率一定告過(3),而(3)一定高過(4)。這表示我們心中有一種很快速的思路,去幫我們進行記憶的抹除,或是強調後悔的體驗,我們的大腦就是有這種固定的機制。
這個理論提出時丹尼爾與阿莫斯已經開始分道揚鑣,而丹尼爾也從中感受到阿莫斯對於學術爭鬥的執著,使他慢慢的不願意和阿莫斯討論這個研究。
這個研究儘管阿莫斯給予很多意見,但丹尼爾幾乎是自己完成了這個研究,所以橡皮擦計畫在本書大概就是一個轉折詞,描述著兩個人的友情漸行漸遠的悲傷。
–
最後我想稍微整理一下阿莫斯與丹尼爾的年代表:
1942
法國男孩丹尼爾全家因為猶太人的身分,逃出法國過著流亡的生活。
1947
聯合國將巴勒斯坦被劃分出以色列,丹尼爾一家人加入以色列。
中東國家集結圍攻以色列,第一次中東戰爭。
1950
丹尼爾進入希伯來大學就心理系就讀。
1954
丹尼爾從希伯來大學心理系畢業,徵召入伍,因為心理專業成為了用來招募新血士兵的心理學者。
1956
以色列青年阿莫斯成為傘兵,參加西奈半島戰役。
1957
阿莫斯進入希伯來大學心理系就讀。
(因為哲學都被柏拉圖解決了,所以我來讀心理學)
1958
丹尼爾前往美國史丹佛大學攻讀博士班。
1961
丹尼爾回到以色列內蓋夫大學任教。
阿莫斯從希伯來大學心理系畢業,前往密西根大學攻讀博士班。
1965
丹尼爾到密西根大學做博士後研究。
1966
阿莫斯回到以色列,任職於希伯來大學。
1967
第一次以阿戰爭爆發,阿莫斯參戰。
丹尼爾從美國回到以色列,獲得希伯來大學終身職,在此認識阿莫斯,兩人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學術合作。
1970
阿莫斯到史丹佛大學任教一年。
1971
阿莫斯與丹尼爾一同受到奧勒岡研究所的邀請,前往美國尤金城做研究。兩人在此提出了導致人類心智判斷錯誤的幾種捷思法。
1972
阿莫斯與丹尼爾結束美國的研究工作,回到希伯來大學。
1973
第二次以阿戰爭,丹尼爾與阿莫斯參戰。
丹尼爾與阿莫斯研究關於阿萊悖論的問題,提出了後悔理論。
1974
丹尼爾離婚。
1975
丹尼爾與阿莫斯捨棄了後悔理論,提出風險價值理論解決阿萊悖論的問題。
丹尼爾認識了劍橋大學的安妮。
1976
美國經濟學者塞勒與丹尼爾和阿莫斯見面,開始合作關於心理學推向經濟學的研究。
1977
丹尼爾決定與安妮結婚,並且搬到美國居住,而向希伯來大學請了兩年的假。而阿莫斯也開始有了前往美國的念頭,史丹佛大學立刻火速發下聘書,將阿莫斯聘到史丹佛大學。而丹尼爾進不了美國各大名校,轉而受聘於多倫多大學,搬到溫哥華。兩人在際遇上有了些高低的改變。
1979
阿莫斯開始著手「橡皮擦計畫」,並且寄給阿莫斯詢問意見。阿莫斯成了美國炙手可熱的心理學者,在一場公開場合說了傷害丹尼爾感情的話,兩人的嫌隙就此出現。
1986
丹尼爾轉到柏克萊大學任職,與阿莫斯見面的機會增加,而這讓丹尼爾越來越痛苦。
(阿莫斯生性好鬥而且驕傲、越來越不願意把研究放在丹尼爾熱衷的領域)
1988
多倫多雷德麥醫師開啟了與阿莫斯和丹尼爾兩位心理學者的合作,將心理學的心智偏誤拓展到臨床醫學上。
1996
丹尼爾與阿莫斯完全決裂,丹尼爾跟阿莫斯說再也不想和阿莫斯合作。而三天後,阿莫斯告訴丹尼爾,他確診為皮膚癌,只剩下六個月的壽命。半年後阿莫斯過世。
2002
丹尼爾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在演講中,感謝了阿莫斯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