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日期:2019.11.27
本書提供了人們容易犯的十大偏誤,證明人們總是容易朝向偏頗的、自以為是觀點思考,而忽略了事物的整體性,而對真實的情況產生誤解。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為了求新求快,而刻意地篩選、或是被動地接受那些被分類過的,被渲染過的訊息,並且當成思考的背景知識,而這種行為其實正在導致我們對現實的認知失真—我們以為自己懂得很多,而事實上我們根本沒了解到事物的核心。
於是本書的結論是:培養求真的習慣。這也是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能力。
整本書雖然是在講認知的偏誤,然而它是用「世界正在變好」的各種數據來證明我們的認知偏誤,因此雖然「求真」是本書的文眼,但是去細看作者提供的各項關於聯合國調查的數據,也是閱讀本書一個重要的趣味。
本書作者為Hans Rolings,協作者是他的兒子和媳婦,Hans Rolings為瑞典的醫生、數據學者、以及公衛教授,曾擔任聯合國衛生組織及兒童教育基金會的顧問,與兒子媳婦共同創立Gapminder基金會,用以協助人們了解這個世界。2017年Hans Rolings在瑞典去世,是本書發行的前一年。
–
接著來講一下個人心得,這本書算是網路滿推薦的一本著作,作者用幽默的語氣、淺顯易懂的筆法、和各種經驗例證來展開每一個主題,但是,我覺得這不太對我的口味,我讀起來會有種在讀外國翻譯的商管書籍的出戲感(我並不是讀所有的翻譯書都會有出戲感,像前一陣子介紹的「內向心理學」個人覺得看得很過癮),所以我可能會說「裡面的觀念值得一看,但就閱讀本身的樂趣我並沒有想一看再看的感覺。」
不過基本上能了解裡面想說的內容大概就夠了,至少我也是非常努力的看了一遍(笑)。
–
以下整理作者所提出的十大偏誤
- 二分化直覺偏誤
- 人們存在著習慣將事物分成兩塊的習慣,作者在此舉出的例子是「富裕的國家」以及「貧窮的國家」的概念,我們習慣認定位於非洲、中亞的國家存在著完全赤貧的痕跡,當地人用木材生火、三餐不得溫飽、衣不蔽體,而比較高緯度的國家則呈現現代化,實際上,「貧窮」與「現代化」並不是完全界線分明的區塊,因此我們理所當然地用二分法去思考是不正確的。
- 作者建議,在思考世界各國人民生活品質的時候,用目前聯合國傾向的「四個等級」來劃分,第一級就是所謂的赤貧等級,我們一般想像的貧窮。然後是第二級,可以三餐溫飽、足夠維生的生活,接著是第三級,溫飽以外開始可以進行醫療保險、衛生等更高階生活必須品的等級,最終是第四級,我們所處的等級,生活該具備的飲食、衛生、保險已無虞,然後還有資源進行娛樂的社會。
- 而裡面令人驚艷的是,世界70%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二三四級,而第一級的人口有逐年穩定下降的趨勢。
- 負面型直覺偏誤
- 我們經常從大眾媒體接收到很多負面的訊息,關於貧窮、關於戰爭、關於各種我們必須注意的警告,而這樣的日常訓練出我們對於未來感到悲觀負面的性格,所以大部分的人會有種「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差」的印象。而這主要的原因是:壞事才具有戲劇性,而人喜歡看戲劇性的事物,因此壞事就成了媒體和資訊很容易出現的版面。
- 作者詢問了大多數的人「世界人口的平均壽命」,大部分的人悲觀地回答「60歲」,因為大家會認為醫療不佳的國家與醫療良好的國家各占一半一半,而實際上,目前世界人口的平均壽命是「70歲」,和我們身處的國家不相上下,這也表示世界大多數的人口都處於能夠良好活到70歲的醫療環境當中。
- 關於解決負面直覺,作者提供了三個方法。
(1) 切記「即使現在不好也正在變好」。
(2) 留意「負面消息總是會被放大」。
(3) 不要美化過去。
- 直線型直覺偏誤
- 人們看到線型變化的事物,很容易將未來也預測成滿足這樣的變化狀態,例如作者詢問到關於未來的世界人口會從現在的60億人達到多少億人時,大家會傾向預測人口會毫無節制的指數上升,就像上個世紀一樣。但實際上,依照聯合國的預測,世界人口會漸漸飽和,達到110億人,然後開始下降。
- 對於直線型的偏誤,作者提醒「曲線會有各種形狀」,並且「別先假設結果是直線進行」。
- 恐懼型直覺偏誤
- 人們習慣擴大自己的恐懼感,進行各種腦補,例如我們看到飛機失事的消息,會開始自行解讀坐飛機是非常危險的,而實際上飛機的安全性遠遠高出我們開車上路的安全性。
- 作者提醒,遇到事情,可以先想想這樣的判斷是出於恐懼還是現實,凡事先冷靜,才能夠客觀的對事物做判斷。
- 失真型直覺偏誤
- 人們習慣憑感覺,將事物的影響擴大成比實際影響還要大。例如我們會認為美國和越南打了難纏的越戰,而自然認為越南人非常討厭美國。但實際上與美國衝突的越戰在越南歷史上根本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戰爭,數千年與中國的戰爭才是越南最主要的衝突,因而誇大美國在越南的影響,而忽略其實越南對中國的情節更嚴重,便是判斷失真的表現。
- 作者建議先比對、運用80/20法則、然後進行除法,才能把事物還原到比較客觀的面貌。
- 概括型直覺偏誤
- 人們很習慣將事物歸類到自以為的分類裡頭,例如「蒙古人都住蒙古包」「非洲人很窮」這種很籠統的分類模式,而事實上,蒙古人的「多數」並不是住蒙古包,非洲人也不是「都」很窮,大部分的生活其實就跟我們所過的生活沒有兩樣,用廚房煮飯,蓋著棉被睡覺。
- 作者提醒,針對這種概括型的偏誤,盡量留意「多數」,還有「特例」,並嘗試問自己「有沒有更好的分類」。
- 宿命型直覺偏誤
- 人們對於自己根深蒂固的觀念,會一直覺得那樣的狀態永遠不會改變,例如大家認為非洲人沒錢買保險套,就會一直認為在非洲投資保險套會虧錢,而忽略了非洲的衛生觀念正在改變,一切變得越來越好。
- 作者提醒,留意逐漸的進步,並且更新自己的知識,以解決此類的偏誤。
- 單一觀點直覺偏誤
- 我們時常會輕易接受各種報章雜誌所提供的資訊,而很多資訊雖然是事實,但是都是透過特定觀點切入的分析,從另一個角度觀看其結果便會完全不同。
- 因此對於單一觀點的資訊,最好時常保持懷疑,接受任何的專業都有它的侷限。
- 怪罪型直覺偏誤
- 在發生一件問題時,人們很習慣去找他的「主要原因」,也就是這個問題的戰犯,然後很自然的把責任歸到那個原因上。
- 例如「因為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導致國民黨在國共內戰失勢」這是我想到最適合的例子,因為「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中慘敗」的原因非常非常的複雜,牽涉到「蘇聯對中國的支持」「美國對國民政府的心態」「抗戰對國民政府的影響」「共產黨的組織改革與滲透」當然也包含「國民黨內部的腐敗」「國民黨在重慶對學運的清洗」等等,只用一個單一戰犯來解決一個歷史難題非常容易,但是實際上任何的事件都不是單一原因會造成的。
- 面對此類偏誤,作者建議「尋找原因而非戰犯」「尋找體制而非英雄」,了解無論好事或壞事,都不是單一原因造成。
- 急迫型直覺偏誤
- 我們常常急著為事情下結論,然後趕緊當機立斷的行動,深怕一切的機會就此錯失,但也因此我們經常沒有妥善的分析,然後下錯結論。針對此類偏誤,最好的做法就是「阻止自己的急迫性偏誤」,避免太快行動,然後樂於面對恐懼,堅守各種數據所帶來的意義。
–
面對以上十點偏誤,作者認為掌控數據是重要的防護,因此他推崇一切求真的習慣,最後一個章節,作者舉出了一些實際求真的案例,讓我們面對世界洋洋灑灑的消息時,能更有效去面對世界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