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日期:2019.11.09
《國家與教養》
一直以來都對「教養」議題抱有很大的興趣,教養議題一般崇尚西方哲學,但日本的教養觀倒是比較少見的,幾年前曾經閱讀過「日本人的教養」— 日本國立教養大學的創立者所寫的書籍,裏頭談到的是作者希望培養博雅教育下通才的學生,因而創立了教養大學。
(而日本的企業愛用學生名單裡,「日本國際教養大學」的學生確實一直都名列前矛,顯見教養教育之重要。)
而這回選擇的是由長期旅居各國,對教養議題有強烈觀察的日本知名科學學者—藤原正彥的「國家與教養」,裡面強調了教養對於國家的影響,以及日本的教養在現代社會式微的原因。
所謂的「教養」,或者說是「日文中教養的意思」,其實不是我們常聽到的那種餐桌禮儀、對人恭敬的那種教養,教養是一種對知識的吸收、判斷、並且逐漸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過程。
所有的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社會科學、哲學、生物學醫學、藝術文化,全都可以歸納為教養,如果說台灣大學教育裡頭有關於「培養教養」的課程,那最接近的大概是「通識、外語」這類讓我們在本科之外具有全方位知識的課程,雖然我們對通識課通常只會覺得很煩,很沒意義,但我的想法是,一般的通識教法沒有啟發你對某個領域的興趣,且它沒告訴你如何以此增進你的日常思考,再加上亞洲這種成績掛帥的環境,經常讓通識課程流於形式。
如果上 Youtube 搜尋 Benshahar 的「Happier」,或是像 Michael Sandel 的「Justice」等等的系列課程,我會覺得會比較像是期望中的教養課程的樣貌。
教養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我們的人生哲學、判斷基準,讓我們能夠有長期的遠見,而不是只以自身利益為基準的典型生物思考模式。
這是讓社會得以正向前進的動力。
–
回到本書,我認為本書的主軸大概分成了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它提出了各種日本面臨的問題,並且點出—為什麼教養重要。
第二部分,作者講解教養的歷史,為何教養衰退,然後接著分節討論了歐洲的教養,以及日本的教養。
第三部分,即最重要的點:闡述教養與國家的關係,舉出各種史實說明我們如果沒有教養會發生什麼事情。
作者對於教養的態度很明顯地支持日本傳統的教養「禮讓、守法、對美的喜愛」,而多少抨擊了二戰之後以美國為首塑造的物質體系,然後,作者也期許人們能夠透過培養教養,學習判斷各種不合理的事情,建立長遠的思考,成為民主社會一個成熟的公民。
–
第一部分:為什麼需要教養?
日本近年來對BIS規範、郵政民營化、勞動派遣法進行一系列改革,但我們會發現,改革之後的日本沒有更好,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改革?
其原因是 — 美國的策略,二戰以後,美國持續著他掌控全球的戰略,而日本因為戰敗由聯合國代管,開始了一連串經濟成長的道路,隨著日本成長達到泡沫經濟前的頂峰,美國認為時候到了,便施行廣場協議,開始迫使日圓升值,擊垮日本以為永不停歇的榮景。
而其後,美國瞄準了日本的資金,利用日本政府開放各種金融系統,使日本國內資金可以自由的流出日本,購買美國公債。因此日本實際上並沒有隨著改革而更好,因為資金流出,經濟反而持續的空洞化,日本只好大力舉債,而這一切,日本政府都是用「國際化」來包裝,透過媒體傳遞給民眾,但這幕後其實是美國與日本政府共同剝奪人民財產的陰謀。
而民眾都被蒙在鼓裡,甚至相信這一切都是全球化的結果,而這就是「缺乏教養的社會」,因為無法判斷,才任由政府剝奪人民的財富。
也因此,教養才如此重要。
–
第二部分:
[教養的歷史]
教養之源,也就是知識之源,作者首先放在希臘雅典,雅典創造出希臘三哲,產生了無數科學與哲學分門別類的學科,雅典人的素質極高,以民主思辨的方式討論公共政策,這樣的思想自由創造了雅典的宏偉。隨後,雅典的政權落入少數野心人士手中,為了擔心知識帶給政權威脅,於是驅逐知識份子,迎來了伯奔尼撒戰爭,雅典敗給斯巴達,讓馬其頓趁勢併吞了雅典,然後雅典時代結束。
之後的知識城市開始流轉,首先是希臘文化的繼承者埃及(亞歷山大城),然後流轉到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堡,隨後進入巴格達,整個教養的原流大致就是中亞與歐洲交界的區域。
隨後中世紀的歐洲發展了「文藝復興」運動,教養開始擴及歐洲,才使得教養逐步在歷史各地保存下來。
[現代教養為何衰退]
作者提出三個可能的原因
- 資本主義的興起,對競爭無幫助的教養被徹底忽略。
- 美國化,功利主義的橫行。
- 世界強國的全球化風潮,而帶領全球化的強國所創造的特質,本身就不是強調教養的特質(強調的是成果)。
[歐洲的教養概況]
德國被視為是教養的大國,然而一戰開始德國便屢敗給以資本主義為首的英美聯盟,這導致「教養」漸漸成為非主流的角色,金錢掛帥的思想才是可以造成強盛的主流思想。
隨後,德國的教養階層漸漸式微,威瑪共和時期的教養層因為無法妥善引領大眾,因而導致希特勒等人物抬頭,教養層在德國遭遇大量的清洗,整個知識分子徹底式微。
德國的教養層有種容易看不清現實的通病,作者指出梅克爾無條件開放讓難民進入德國就是一個重大的例子。
英國的教養層相較於德國則顯得彈性,他們容易拿捏事情的尺度,例如關於歐盟問題上,德國總是想要站在領導地位去掌控歐盟各國的行動,相較之下,英國就比較潔身自愛,對於脫歐與留歐也有各種評估動作。
(因為作者本身是留學英國的學者,因此感覺言詞上也比較偏向英國,反對美國,對德國的過分教養也多有批判)
[日本的教養概況]
日本的教養是由明治時期之後才漸漸開展,早期幕末到明治40年左右,是日本全面西化的時代,直到躋身列強之後,日本的目標全失,成了全新的徬徨世代,而這樣的徬徨帶起了教養的風潮。最早引領時代的是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他將日本人的追求由物質轉向傳統精神,隨後是立川熊次郎的立川文庫、以大人為目標的講談社刊物「講談俱樂部」,再到岩波茂雄的岩波文庫,整個帶起了日本人們追求閱讀與心靈提升的風潮。
二戰前是教養發達的世代,湯川秀樹、川端康成、松本清張都是屬於這個世代。而戰後因為日本戰敗,日本的教養文化開始被視為無用,檯面教養層開始成為討好諂媚GHQ的人士,開始引進大量歐美文化,視傳統東方思想為劣等。
–
第三部分:國家與教養
過去的德國和日本都是因為戰敗,而走向了以英美為主的資本主義思想,然而,日本該做的是,與歐美的教養訣別。日本有各種自己留存的美德:正義、勇氣、忍耐、誠實,日本人們應該重視它們。
然後作者對於教養有幾個重要的提點。
*讀書之重要:透過讀書能夠得到各種自己經營所無法遇見的事情,足以培養教養觀。
*論理之危險性:每個人都會有好辯的一面,這個好辯(論理)必須建立在深刻的基礎上,如果只是為了自己的論理,就會形成危險的論理,自私的論理,而不是公正客觀的論理。
*建立「價值基準」的重要性:如果我們無法去建立判斷事物價值的標準,則我們便會有雙重標準,則我們的一切判斷都會建立在自私的原則上。
—如果國民沒有正確的教養,他們就無以公正的判斷各種價值,則他們就無法良好的領導這個民主國家。
—這讓我想到「瑞士的民主」,讓我在下方補充。
*民主國家的公民都該是成熟的公民:所謂成熟的公民就是「有教養」「有能夠判斷價值、公正衡量事物標準的能力」的公民。
–
最後我想補充,關於成熟的公民,我想到的成熟的公民的影像是瑞士,瑞士的民主發展並不早,但瑞士的民主卻發展得淋漓盡致。
2016年,瑞士公民以公投否決了「瑞士人民即使不工作,也能每個月獲得政府提供_瑞法的補助金」的提案,我沒有辦法評斷這個議題是否該成立,但如果在一般自身利益者的思維,他們必然會認為「如果能獲得政府補助,那我們便不需要這麼辛苦的工作了」,然後表示支持。但瑞士半數以上的人則拒絕了這項提案,他們認為這會增加政府的負擔,長遠來看不是一個良好的政策。
瑞士人用這個議題展現了他們判斷事物的成熟性,他們會思考什麼是能夠長遠的主張,而不是靠著自己能獲得多少來判斷,這就是作者所說的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