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你的感受不是你的感受

我的書單

撰文日期:2019.09.13

《你的感受不是你的感受》

最近其實還是有在閱讀,不過因為太忙,整理內容的時間大量縮水,趁著逃離崗位的時候也稍微整理一下幾本最近讀的書。

因為最近還是有點犯「罪惡病」,所以常常腦波會被各種邪惡的罪惡感意念侵擾,所謂的罪惡病大概就是一種「覺得自己沒做什麼就沒有價值」的病,但就算做了什麼,還是覺得自己好像做的不夠,隨時都有可能遭受責備的症狀,這種其實是自我價值不足所造成的結果。因此,這幾個月看了兩本繼續進行心靈輔導的書,比較柔軟,且在閱讀中能順暢的抑制腦內的混亂作祟。

這次買的是電子書,因為實驗中帶著實體書在那邊看實在有點怪,用電子書在等待的時間閱讀也是很好的選擇。

作者是一個日本的諮商師,自己也創立了諮商公司,作者也因為成長背景的關係,有這種無法安於現狀的困擾,生活總是戰戰兢兢,深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或是覺得自己不值得被好好對待,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因而開啟了幫助別人,成為心理諮商師的道路,算是一種同理之後的貢獻,當然,因為作者共感能力太強,也常在諮商過程中將別人的情緒帶到自己身上,因此,他發明了一些自救辦法,藉此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本書的主要精神是
「思想是會傳染的」
「你心裡的思想其實是別人透過類似費洛蒙的東西傳給你的」
「你所擔憂的事情也會如實得透過意念傳給別人,而最終付諸實現」

所以才呼應書題「你的感受不是你的感受」,當然這書題絕對是模仿前一陣子火紅的公視連續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因為日文的標題其實是「いつも誰かに振り回されるが一瞬で変わる方法」,也就是「雖然總是被別人影響但一瞬間就可以改變的辦法」。

所以本書主要是提供一些「自我催眠法」,去對抗心裡的那些意念,就有點想說史內卜教授教哈利波特對抗佛地魔意念入侵的那個「鎖心咒」。

本書的概念是,我們或許在成長過程中被教育要時時察言觀色,因此我們很容易感受到別人的情緒,並將他變成自己的情緒,而當這種狀況發生時,我們與他人將不再是對等,而是一種「上下關係」,我們會從此承擔了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情緒,然後當作是自己的難題。

整體而言還是自我價值不足的關係。
如果是一個健康值在平均以上的人,是不會這麼想的,所以一切都只要從我們自身著手就好。

作者有提到,我們會產生這樣的狀況,主要是因為我們「緊張開關」壞掉了的緣故,正常的人類,接收到負面訊息,會稍微緊張,隨後會將緊張開關關起,避免更多情緒跑到自己的身上。然而緊張開關壞掉的人是,我們無法避免自己去接受他人的評價和情緒,無法關閉,我們感到焦躁不安,卻也只能任由情緒擺動。

而緊張開關壞掉,這與成長的背景有關係。

本書的講解方式是,先講一些我們容易被別人影響的概念,一些案例,和作者自身的家庭經歷,然後提出一個「暗示」大腦的咒語,告訴大家,當大家遇到這個情況,我們只要念下咒語,就能獲得改善。

本書也有一些很有趣的例子,例如螞蟻的生態其實是2、6、2法則,20%螞蟻很認真、60%螞蟻裝忙、20%完全不工作,而因為螞蟻其實是透過費洛蒙在溝通,因此實際上的行為是,勤奮工作的螞蟻把他的壓力全部傳輸到不工作的螞蟻身上,因此那些不工作的螞蟻承擔了過多的壓力,變得無法工作。

這就像是我們承擔了過多他人的情緒一樣。

總之先整理本書所教導的各類咒語 –

  1. 不要承擔他人情緒的咒語:「真心話模式」。
    當我們遇到各種困難的狀態時,請在心裡大喊「真心話模式」,我們會開始想說真心話,而不是把別人帶來的恐懼傳進心裡。
  2. 面對自卑感的咒語:「自我防護」。
    當我們感受到別人瞧不起自己,或是冒出各種無來由的自卑感時,在心裡唸「自我防護」,形成一道堵牆來幫助自己自我保護。
  3. 面對會讓自己暈眩想吐的狀況的咒語:「不要靠近我」。
    當我們出現各種自我感覺不幸,或是罪惡感的時候,請在心裡大喊「不要靠近我」,把這些骯髒訊息推出自己的內心,告訴自己那不是自己的想法,是被植入的想法。
  4. 遇到無力的時候的咒語:「調整智慧與能力」。
    當我們遇到各種無力感,什麼都不想做的時候,默念「調整智慧與能力」,可以有效的進行下一步動作。
  5. 遇到與人僵持的時候:用肩膀起伏配合對方的呼吸,類似對對方催眠的效果,有助於緩和對方的情緒。
  6. 在意他人想法時的咒語:「我不懂對方在想什麼,甚至連我自己在想什麼都不知道」,這種想法可以讓自己突然對於對方在想什麼毫不在意。
  7. 向依賴成性的人說「你真可靠」。

我不是非常確定這些咒語有沒有效,但我的想法是這種咒語有點類似佛教要我們念經的概念,當我們在唸以下文字時,我們的專注會轉移到文字上,那些本來執著的東西也許就不那麼重要了。

我想對我而言比較會想用的大概是「不要靠近我」這樣的咒語,因為感覺像是在叫邪惡想法遠離自己那樣,十分有力量啊!

タイトルと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