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成大的日子 7-1. 奇美電子,在南科的實習體驗

我在成大的日子

大三下學期完的暑假,我曾經到南部科學園區的奇美電子做兩個月的實習生。

奇美電子,過去為台南奇美實業投資的光電公司,現在已被鴻海集團旗下的群創光電併吞,成為群創光電南科廠區,主要是面板製造商。在我的那個年代,還是面板產業叱詫風雲的時代,猶記得剛開始參加奇美電子實習生招募活動時,人資還特別提及面板業目前相當強大,奇美電子幾乎是每年一廠的速度擴張,我實習那一年,七廠才剛完工,為當時奇美電子最大世代:7.5代的工廠。

當初為何選擇進奇美電子實習,也是一派知識份子的風骨。雖然南部科學園區的聯電已經招募實習生多年,但聯電風評在學生的眼裏一直是不太看好的。而相較之下,總覺得當時面板廠業興盛,且奇美電子實習生的招募計劃非常細緻,稱為「道奇計劃」,我就這樣被這個計畫給吸引,想說可以提早看看那與校園完全不同的業界環境,並且晃晃南科,賺一些所費來購買研究所會用到的筆記型電腦。

實習生也是需要被面試的,其實面試並不容易錄取,當年我和彩攸一起參加面試,而最後我有通過,彩攸則沒有。其後,彩攸也轉申請了聯電實習生的活動,而後獲得錄取。

總之那一年的暑假,我就這樣踏上了每天早晨從台南車站通勤到新市車站,再搭乘廠車進入南部科學園區的廠區。南科最中央的道路是西拉雅大道,在當時,霞客湖和迎曦湖都還在施工,現在霞客湖上那座很像雲霄飛車的造景,就是從當時開始蓋的。而當時奇美也正在投資興建南科的樹谷園區,當時的南部科學園區,雖然有台積六場和十四場,以及聯電和奇美七個廠房坐鎮,其實還是頗為空曠。

實習的生活其實還滿無聊的。
我和一個成大電機系材料組的學長,被一起安排在七場的TFT製程整合部門。面板主要分成幾層,CF 彩色濾波片層,TFT 薄膜電晶體層,以及後面的背光模組。TFT 層僅五道光罩,電晶體的尺寸也不小,而製程整合的工作就是在控制產品的良率,追查造成Yield crash的主因。不過作為實習生,部門其實是無法訓練我們什麼,所以我們幾乎都以自習,偶爾幫工程師們抓抓報表,大部份的時間都是閒得發慌。當時的部門主管是一位林姓主管,他認為實習生來這裡就是多看多感受,也因此,我們平常的工作就是幫工程師搬報廢的面板,或是送試片去實驗室,並且固定參加部門的會議,僅此而已。其實在奇美的兩個月,並沒有得到太多的東西。

不過後來到科技業工作之後,也真正感受到那些製程工程方面的工作內容,確實不是幾天可以順利學習,兩個月可以達成某些專案的業務,畢竟工程需要太多的know how,有許多解決方法,作業流程,都是需要大量時間經驗,甚至需要慧根才能弄懂的事情。有不少工程師,即使做了兩年三年,甚至十年,不懂其中精神與舉一反三的人多的是,也因此,要把這樣的工作交給僅兩個月的實習生,實在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至少,這兩個月中,我是得以好好的看一下業界的風情,這是我第一次進入科技業的辦公室,那些工程人員所談論的東西,也就是我們教科書常見的內容,什麼微影,蝕刻,電晶體,偏壓等等。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工程界的辦公室型態。記得小時候,暑假期間經常和父母到警察局去上班,警局的業務內容,就完全是什麼辦案,反毒這類的對話。因此,初次聽到工程業界的辦公室對話,其實有種莫名的新鮮感。也好在有一個成大電機的學長與我進入同個部門,我們得以相互聊天,討論,幹譙不想指導我們的指導員,一起吃飯,或是到餐廳去玩免費的投籃機。

結訓之後,奇美電子還給予一張可以優先錄取的證書,就是待畢業找工作時,得以憑該證書享有優先錄取的資格。雖然我不確定效益多大,但在實習過不久之後,面板業開始進入所謂的「慘業」階段,到碩士畢業那年,科技業經歷金融海嘯,面板業更是被三星打的五體投地,也因此,最後我就沒有再回到奇美電子,轉而往半導體廠前進了。

2018.10.18

タイトルと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