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的大二就在一陣兵荒馬亂中結束。
嶄新格局的大三就這樣登場。會說大三是一個嶄新的格局,主要是因為大三所看到的課程,就不再是大二的基礎專業課程了,大三開始,除了有三電之中的最後一電:電磁學,還有兩大身為成大電機系才列為必修課程的「控制工程」與「電儀表學」。剩下的,就是可以自由揮灑,自由選擇的「未來專業」,在這一年度,對於未來想選什麼樣的專業領域,作為主修的科目,也是大三生涯中重要的一役。
先來談談必修的部分。
大三上學期是必修艱難的新階段,主要要面對的有電磁學(一),控制工程,以及電儀表學。大三下學期則僅剩電磁學(二)一科必修。也就是說,撐過三年級上學期,則後續的課程,可就輕鬆得多了。只是萬萬沒想到,我得大學生涯就敗在這個大三,最後控制工程被當掉,被迫重修,也成為大學生涯另類的經驗談。
電磁學是上下學期兩門的課程,上學期主要講述基本的電學與磁學,和高中的電磁學部分類似,但主要的重點是,為引進電磁學最威能神力的馬克思威爾方程式,以及旋度和散度的概念。這馬克斯威爾方程式所展現的就是宇宙四力之一:電磁力的運作架構,一共有四個方程式。2014年,我拜訪了英國愛丁堡,還曾經到愛丁堡的喬治街去一會James Clerk Maxwell的雕像,去朝聖這位偉大的愛丁堡物理學家。而下學期的課程則是史密斯圖,傳輸線,以及波導等和微波通訊比較有相關的內容。
大三上學期,我選修了成大電機系通訊組最廣受好評的大刀「小蔡」蔡智明老師的課,蔡智明老師的教學能力確實不差,能夠把電磁學闡述的還算是清晰易懂,唯獨困難的便是蔡老師的回家作業,這回家作業通常都不是從課本裡頭可以輕易找到答案的,對於電機系本科生而言,他們有學長姐過去的考古題可以獲得些許幫助,但對我們轉系生而言,卻只能硬著頭皮寫。好在當時能與一起修課的彩攸一同討論,有時候則是借助僑生們那邊的資源,才得以過關斬將,以78分的學業成績順利結束課程。 (雖然當時覺得78分並不高,但現在則覺得其實也算不錯了)
也因此,大三下學期,我們選了另一位中規中矩的通訊組黃尊禧老師的電磁學課程。黃老師是位年輕老師,通常是用投影片上課,講話偶爾會有點口吃,但不傷大雅,雖然教學上沒有蔡老師那麼犀利,但其實講述的課程大抵而言還算是可以理解的。就算無法理解,電磁學課本到底而言也是看得懂的。於是乎,電磁學下學期也已82分的成績安然度過。
大三上學期還有一門電子學三,是電子學的第三學期課程,主要內容是講回授電路等的電路設計。當年上課選擇的老師是IC設計組的郭泰豪老師。郭老師有自己的講義,剛開始乍聽之下覺得老師好像講得還不錯,但到其中之後,就開始覺得老師有些隨便了。時常在課堂上都在聊他開公司的事情,對於難懂的電子學最終我也只得背背公式,考試亂湊一通敷衍了事。不過學期分數還有70幾分,不算是太難看,但這門課我給的評價也不太高就是了。
比較棘手的是控制工程,大三上學期,我選了一位成大電機系控制組專門研究機器人的名師李祖聖老師的課。李祖聖老師講話還算清楚,自備教材,教學認真,但在課程的講解上,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打不動我的心,整個課本閱讀下來也毫無頭緒,最終落得了50分被當掉的下場。大四上,為了要重修控制工程,我只得放棄了半導體元件的課程,好在這回修到的老師是控制組李嘉猷老師,不知道是老師這回課本選得好的關係,或是老師的頻率跟我比較合,總之這回對於控制工程的內容不知道為什麼整個豁然開朗,所謂的控制工程就是講述利用調變參數去改變系統的運作,其中過去怎麼樣也搞不懂的根軌跡,似乎就像是暢通了那般,輕易理解其根的移動方向。這門課也在大四上學期以90分的成績修了。
所以,我想特別提及的是,有時候,你感受到即使自己多麽努力,卻好像都無法成功時,並不一定是你的問題。有可能僅是當時的環境不適合你,資源不適合你,不足以為你開竅。然而,這世界上,必然還有其他條道路,與其他的時間點,能讓你在同一個領域裡,漸漸熟悉,掌握,並且成功。遇到一個大挫折並不代表輸,如果我們找到適當的資源,環境,然後重新面對這個挫折,則仍可能反敗為勝。
所謂的勝敗,其實就是因緣。
電儀表學這門課堪稱是最詭異的一門學問了。其內容主要在教學關於儀表的電路設計,以及如何去測定各種的電參數。你我都知道,「量測」這種東西正是理學研究裡最重要的知識,舉凡電路的量測,光譜的量測,顯微鏡的觀測,都是分析的重要工具。然而,對學生而言,我們都喜歡去學習「量測出來的東西」,而不是「量測本身」。我們願意去觀看電容電壓圖,電流電壓圖,但誰會想去研究那個4156,那個電容分析儀的構造是什麼。我們喜歡看顯微鏡展現的圖案,但是通常不會熱衷於顯微鏡的原理。也因此,電儀表學就是在講述那個「原理」,也是對學生們而言,最沒興致理會的一個部分。
我們一開始選擇電儀表學是儀器組資深教授戴政祺老師的課,然而在上過一兩次老師的課後,總覺得老師都僅是在唸投影片,於是我們便趕緊換班,跑去上另一個儀器組新教授魏嘉玲老師的課程了。雖說老師講述的還是不錯,但總覺得電儀表這門課就是很沒有系統,因此要說我學到了什麼,幾乎是沒什麼印象。
近來曾上成大電機系網頁一查,發現這控制工程與電儀表學都已列為選修。想當年我與這兩門課奮戰了這麼久,甚至還搞到重修的地步,而現在的學生,如果對該課程沒興趣,則可輕易的免除這兩門課的災難。實在是時不我與,時不我與。
不過,人生沒有白走的冤望路,這兩門課,也成為我大學生涯一種難忘的回憶,應該是吧!
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