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佛法綱要

我的書單

撰文日期:2018.02.27

【佛法綱要】

過去一直很想去接觸佛學,但一直到近期在終於發了強大的心願去研究,本來是對於精深的佛學感到興趣,研究佛學的思想有助於理解整個東亞文化的特色,不過,學習佛法也有另一個祈求,因為佛學有一個很強大的目標,便在於去除煩惱心。

過往的人會認為佛學太過出世,傾向將佛學與「死亡」「超度」「法會」「出家」「保平安」等概念連結在一起,因為我們會接觸到佛,通常是在這樣的場合之下,去遇見佛法,然後就自然成為我們對於佛法全部的認識。

然而佛法裡面其實所有的一切都不外乎是朝向一個宗旨,即是「出離心」,也就是去除一切煩惱,通過學佛法,學禪定去達到這個出離心。後續所衍生的唯識,輪迴,行善做功德以求福報,進入西方極樂世界,其實都是為了鼓勵人們去進入佛學的修行。

所以我傾向認為學習佛法的目的應在於「擺脫煩惱」,而去累積功德福報,都只是為了「擺脫煩惱」而修行,而產生的果報。就像是如果我們只是為了分數而去讀書,並不是恰當的行為,讀書的目的應當是「獲取知識」,在獲取知識之後,隨後而來的高分只是讀書行為的果報而已。

如果我們為了做功德,爭搶好事來做,卻在爭搶的過程產生煩惱,則這樣的行為或許就脫離了學佛法的目標。因為我們只是為了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分數)而學佛法(讀書),而不是真的想擺脫煩惱(獲取知識)。

所以先把握學佛法的目的,就不會誤解佛學的重要性。

因為佛學的內涵廣大,所以先從聖嚴法師的佛學綱要開始讀起。後面也有學習禪定的部分,和更精進的佛學知識,就待後續再來整理了。

佛學的好處當然是以實踐為宜。
但身為人因為識的強弱,有時候很難大力去實踐。
所以即使當成知識來學習,成為一個入門,也是很值得的方向。

〖關於佛學綱要〗

佛學綱要主要便是做個簡單的提示,佛 (覺悟者),它所發現的根本概念是什麼,所以身為人,如果想成為 佛 (覺悟者),該朝什麼樣的方向進行。

了解佛法綱要也能對那些耳熟能詳的詞彙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某種程度也相當值得閱讀。

佛法綱要主要有三個重點:

  1. 四聖諦:四個解脫苦的道理
  2. 六個波羅蜜:六個在人間修持以解脫苦的方法
  3. 四弘誓願:要精進修習佛法的發願

〖四聖諦〗

四聖諦即是「苦集滅道」,以前親人過世在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時就會聽到「無苦集滅道」,然後看布袋戲的時候也有「苦集滅道四境」。

所以這個詞彙還算滿常見的,理解苦集滅道即使對人生沒有幫助,也有知識上理解的意義。

四聖諦即 釋迦摩尼 成佛之後,在鹿野苑 (所以會知道為什麼金閣寺要叫鹿苑寺) 為五比丘僧講的佛法,釋迦摩尼 三轉法輪 (講了三次的佛法) 後,五比丘僧皆修德阿羅漢果 (成為超脫煩惱心的 阿羅漢)。

釋迦摩尼 講解四聖諦,即是人活在世界上,必當了解「苦集滅道」四個道理。

『苦諦 – 苦的道理』
人生是苦的,無論快樂與悲傷都是苦的,快樂之所以苦,是因為他是短暫的,世界沒有永恆的快樂,人生不變的道理便是,人生是不斷在改變的,人生是無常的,因此人生的無常便是苦。

  • 苦諦是「有漏的世間因」,即「有我,無法放下執著」的人在人世間的所造成困擾的「原因」。

『集諦 – 集的道理』
人們因為「苦」,而產生執著,無法捨棄,因此產生各種充滿煩惱的行為,而造成了「業」,這就是集的道理。
人們在阿賴耶識 (靈魂的記憶體) 裡所累世帶來的「業力」不同,因此推動人有不同造業的行為。

有些人業力輕微,遇到事情會比較溫順,因此比較不會「造業」,有些人業力沈重,遇到事情會比較剛烈,因此容易「造業」。

  • 集諦是「有漏的世間果」,即「有我,無法放下執著」的人們因為「苦」,而產生煩惱心,所造成的結果,也就是業障。

『滅諦 – 滅的道理』
人要擺脫「苦集」的方法,那就是「滅苦」,將人生的苦滅掉之後,我們就不會產生「苦」,自然便不會起煩惱心,不會去造業,便是滅的道理。

  • 滅諦是「無漏的世間果」,即「無我,究竟涅槃」的人因為擺脫一切苦厄,所以不起煩惱心的最終結果,就是「不產生厄業」。

『道諦 – 道的道理』
如何達到滅的道理,即是「道」的道理。
要達到「滅苦」的方法是,「學習佛法」,學習佛法與其說是聽佛講話,不如說是「聽放下執著的人的經驗」。當人能夠修習佛法,忘卻煩惱,就能夠達到「滅苦」的目標。

  • 所以苦集滅道的關係大概是這樣 –

人在未放下執著,放下我執得階段:
受 (苦) ➡️ 生 (集)

人學習放下執著的階段:
學 (道) ➡️ 使 苦(滅)

〖六波羅蜜〗

所謂波羅蜜 (Parami),即波羅蜜多 (Paramita),兩者僅是梵文後綴的差異,在意義上相同,為「菩薩的財富」,「至高的財富」,在佛法裡即是「到達彼岸」「人生修行而得解脫」的意思。

因此佛法提倡六個波羅蜜,行使這六個波羅蜜,也就是六個「到達彼岸的方法」,將能成功解脫,能夠滅苦,進入菩薩的境界,無煩惱的境界,對於一切苦厄,皆能不動心念,心境平定。

『佈施波羅蜜』
對他人進行佈施,有財施 (施予錢財),法施 (施予佛法),無畏施 (使人安心)
當然這樣的佈施,是一種發自內心,虔誠的,不計較所得的佈施,我們因為看空了一切人間的所有,了解萬物皆變的道理,因而願意將自身施予他人。

『持戒波羅蜜』
對於佛法的戒律加以遵守,如佛法所說的五戒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小乘佛教提倡聲聞戒,即培養自己形成「出離心」,並且對一切事物做「空觀」(即看空一切無常的事物),大乘佛教則提倡菩薩戒,即「助人利他」。

『忍辱波羅蜜』
對於所面對凡間的一切事物「忍」。
第一層次為「害忍」,即對於他人對自己的一切不悅不反擊,不憤怒。第二層次為「苦忍」,即對一切的環境,冷熱癢痛皆能忍。(這讓我想起為何電影中許多僧人都愛在瀑布下打坐,因為瀑布的水氣很冰,如果在天寒的狀況下仍沖著瀑布冰冷的水,而達成禪定,則必然是跨越了對環境的困難)。第三層次為「法忍」,即對一切事物皆放下,皆看空。

『精進波羅蜜』
即發願並且真心地精進佛法,願精進之人,其心志必然是健康的,也必然減少煩惱。

『禪定波羅蜜』
即學習「禪定」的工夫,即靜坐的禪,生活的禪,讓心境最終進入禪定的最高層次「滅受想定」。

『般若波羅蜜』
當禪定與精進具足,人當開悟,人當擁有佛法的智慧,能夠洞察一切事物的無常,而能夠平靜以待,對一切事物皆能觀空,並且心中無我,拋棄一切我執。般若 即是 「通曉佛法的智慧」,般若波羅蜜為六個波羅蜜當中最高的層次,因為其心已經完全拋棄,是完全的涅槃狀態,當達到般若波羅蜜 (具足一切智慧而到達彼岸),就幾乎能達成波羅蜜的最終境界。

〖四弘誓願〗

四弘誓願也是各個學習佛法的課程和法會都會唱誦的重要誓願,是學佛的根本四個態度。學習佛法時,能夠對於學習發願,便能夠有願力,然後讓自己導向佛法所教育的「去除煩惱心」的目標。

過往我們到寺廟去祈求平安,課業,金錢等事宜,內心所祈求的,其實並不是一個有神力的真神,能夠主宰我們人生的真神,去幫我們完成這些事業,而是以發願,產生願力,讓我們的身體能有這樣的趨向,去走向我們目標的人生。

如果抱著空口發願卻沒有行動的態度,則許願其實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四弘誓願就是學習佛法的「發願」,即「為了去除煩惱,我必須做以下的這些事情」。

『眾生無邊誓願度』
即發願對於願意親近佛法的人給予教學。

『煩惱無邊誓願斷』
即發願學習禪定,放下的工夫,對於一切煩惱,妄念,皆能看空,放下。

『法門物量誓願學』
即發願努力學習一切佛法,讓自己真的達到「無我」,則能進入涅槃。

『佛道無上誓願成』
即學習正信的佛教所教育的態度,用這樣正確的態度來學習。遇到妄念能放下,遇到自以為有的神通也能放下,真正的佛法不會要求人去抓著權力和機會,順著人生的變化行走,有好的因緣也很好,沒有好的因緣也不需執著,以免除一切的煩惱心。

後面提一下關於「佛」「菩薩」「阿羅漢」的差異。
三者皆是開悟之人,僅是開悟的程度不同。

「阿羅漢」是以能夠拋棄煩惱,進入涅槃的人,能夠自然的放下煩惱,但阿羅漢仍然有凡心,阿羅漢用的是與我們一樣的假心,即「我知道他是有目的的對待我,所以我不需要有得失心」。阿羅漢是用這樣的智慧去評估世上的煩惱。

「菩薩」(有情覺者) 超越了阿羅漢,菩薩不只沒有煩惱,而且發了菩提心,會用「真心」去對待他人,所以他不只沒有煩惱,而且真心感受世界的空性,而且願意去幫助別人。然而菩薩的智慧仍然不夠圓滿,真心仍然不夠充分。

「佛」(覺者) 的真心已經達到圓滿,開悟也達到圓滿,對於事物的體現以能夠自然而且圓融的對待。「不管他有沒有目的對待我,我都能夠自在,而我也仍然能無私的幫助他人,因為我心中沒有我的存在,我僅是宇宙變化中的一部分,且我能為困苦的人說法,開示,以正確的佛法教育他們」這是佛的態度。

後續如能精進,再來談「禪」,「佛學的歷史」,以及更多比較深入的佛學知識。

タイトルと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