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更快樂

我的書單

初稿撰文日期:2016.06.06

補充:關於本書,有分享在podcast:

EP60. (上) 什麼是快樂,高層次的快樂是喜悅,平靜比快樂重要
EP61. (中) 追求快樂的三個前提,關於教育、職場以及感情上的快樂
EP62. (下) 提升快樂水平,睡眠、觸摸、運動、感激、冥想,以及如何讓愛情過的更長久

以上的podcast我聊到了班夏哈教授在課程中的內容,並且也融合了《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達賴喇嘛與道格拉斯亞伯拉姆兩位智者的對談的書中內容,大家可以用聽的以獲得更多的訊息。

如何過得更快樂 :班哈夏的更快樂 (HAPPIER)

衝著它是長春藤名校三大公開課程之一,我終於把它看完了。這本書與其說是哲學書,不如說是一本勵志書,而且就很像坊間那種教條式的勵志書一樣。比起其他的兩門課程「正義(JUSTICE)」以及「死亡(DEATH)」、這本書完全沒有高深的哲學推理。

然而有40%的哈佛大學生修完此門課之後,認為這門課對他的人生有幫助,表示這本書沒有講到這門課要講的精隨,因此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個人比較推薦班夏哈教授關於Happier這門課的影音,可以到Youtube去找來看,還是有中文字幕的。

而針對本書,稍微列舉一些我認為值得擷取、或是受用的觀念。

1. 什麼是快樂:大體能從生活中體會到樂趣和意義的一種感受。追求快樂是一種持續的過程。

2. 如何獲得長久的快樂:
– 讓自己所做的事情兼顧現在的快樂與未來的快樂。如選擇讓自己能全心投入的目標、在現階段或許稍微疲勞、但仍感受些許快樂的感受、而未來的成果也必定讓自己感到快樂。

– 不要犧牲現在的快樂來造就未來的快樂、否則將會無條件延後快樂。例如大部分的人以為犧牲青春努力工作、賺更多錢便能在未來享受人生、結果發現升等後、錢變多了、身上的責任與負擔也增加了、於是又再次以為自己努力克服、未來將能享受人生、然後一再進入迴圈。
– 一味追求享樂逃避困難、絕對無法獲得長久的快樂。

3. 把金錢或物質當成人生目標不會帶來長久的快樂、而是找到自己對生活的使命感、創造自己最重視的目標、而不是選擇符合社會標準和大眾期望的目標。

4. 心理學家LINDA HOUSER-MARKO : 選擇滿足自我的目標是很困難的、必須具備正確的自我認知能力、有時還要抗拒社會壓力。

5. 如何提升快樂的程度:減少「該做的事」、增加「想做的事」。

6. 崇尚物質財富的社會最不在乎的就是個人的情緒。

7. 不需要認為追求自我的快樂是自私的行為、犧牲自我以利他人也不具有道德價值。只有自己快樂、然後助別人快樂、這樣的整體才是最好的狀態。

8. 偶爾對人生加入刺激和樂趣 (如一年安排一趟愉快的旅行)、作為快樂推進器、有助於改善我們對人生快樂的整體感受。

タイトルと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