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來整理一下我的Podcast系列。
雖然有一點大拖稿,還是終於把「哥本哈根的量子力學」這個我最喜歡的物理主題 podcast 給完成了,這個主題始於2022年3月,歷經了2024 & 2025 不長進的更新,終於在近日將最後一集給完成,本系列一共26集,從1900年普朗克的黑體輻射,至1963年貝爾的不等式,大概24小時左右的故事內容,主要闡述在這段期間,與量子物理學各個重要學者人物的事蹟與物理發現,這段歷史在物理學界被稱作 — 「Bohr-Einstein Debate (波耳與愛因斯坦論戰)」,見證了人類開創原子物理,解釋量子現象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一頁,也看著哥本哈根的量子力學走上物理學的世界尖端。
我對這個專題史的研讀始於2012年,作為一個半導體工程師,很早以前就接觸到了「量子物理」,對於當中的各大理論與人物名字並不陌生,然而就在當年偶然在簡體書店買到了一本「愛因斯坦與波耳的偉大論戰 (已絕版,排版不容易閱讀,但閱讀完後會覺得相當精彩) 」,裡頭將這段歷史的人物與物理辯論描述的相當完整,也串起了我在過去課本所學習到的知識,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物,一群帶動歷史演進的人物,這讓我開始有了想要追尋這段歷史軌跡的計畫。
於是就有了大家看到的 — 旅遊專欄 ⚪︎ 量子力學的歐洲探索:一切的開端 這一系列的歷史踩點的出現。(至於我為什麼這麼傾心於尋找歷史景點,可能要往前追到另一個關於抗戰的主題)。這個系列因為預算的關係還在持續探索中,不過就可以了解我自己是多麼喜歡這段歷史,以及當中深究的物理奧秘。
本篇文章想對於這26集podcast當作一個索引目錄,也讓有聽過的人能夠較清楚掌握整個歷史的脈絡。
量子的誕生 (1862-1900)
EP01. 馬克斯・普朗克(上):黑體輻射
EP02. 馬克斯・普朗克(中):來自熵的啟發
EP03. 馬克斯・普朗克(下):微觀世界的量子
偉大論戰的前身 — 愛因斯坦與波耳 (1905-1922)
EP04.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上):奇蹟年與狹義相對論
EP05.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中):光電效應與光量子
EP06.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下):光是波還是粒子
EP07. 尼爾斯・波耳(上):丹麥金童的英國留學之旅
EP08. 歐文斯特・拉塞福:放射線粒子的衰變
EP09. 尼爾斯・波耳(中):關於原子,梅子布丁與歌劇院
EP10. 尼爾斯・波耳(下):原子模型三部曲
EP11. 愛因斯坦與波耳的會面(上):柏林,一戰,廣義相對論
EP12. 愛因斯坦與波耳的會面(中):波耳到訪柏林,元素週期表的新架構
EP13. 愛因斯坦與波耳的會面(下):1922年諾貝爾獎,康普頓效應,不再孤單的量子說
EP14. 路易・德布洛伊:波粒二象性,物質是波也是粒子
年輕人物理學時代 (1922-1927)
EP15. 沃夫岡・庖立(上):波耳-索莫菲模型,馬克斯波恩的電子機率幅
EP16. 沃夫岡・庖立(下):不相容原理,電子自旋的誕生
EP17. 沃納・海森堡(上):量子力學的開端
EP18. 沃納・海森堡(下):矩陣力學的誕生
EP19. 埃爾文・薛丁格(上):波動力學,量子力學的最終形式
EP20. 埃爾文・薛丁格(下):薛丁格方程式的機率描述
EP21. 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上)
EP22. 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下)
量子力學的論戰 (1927-1964)
EP23. 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上帝不擲骰子
EP24. 第六屆索爾維會議,愛因斯坦光盒,納粹興起與德國學界的分崩離析
EP25. 量子力學的不完整性:EPR悖論與薛丁格的貓,兩位偉大科學家的謝幕
EP26. 貝爾不等式,量子力學是大獲全勝?或是人類未知的開始?
–
雖然只有短短的26話,卻紀錄了影響人類歷史最重要的百年期間,量子力學的解說到這裡暫時告一段落,但不代表物理學者的旅程就此結束,還記得我們的標題「佇足於偉大的理論」,量子力學是其中之一,如同我在內容中所述,下一個篇章,我會帶大家去拜訪另一個科學現場 — 宇宙論。